您现在的位置: 金铁锁 > 金铁锁禁忌 > 正文 > 正文

玉龙县野生植物资源全国排第一我市生物多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8/13 20:52:27

丽江属“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核心腹地,是全球景观类型、生态系统类型和生物特种最丰富、特有物种最集中、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地区之一。年被国际环保组织CI确定为全球36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年“三江并流”核心区丽江老君山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地;年拉市海被国际《湿地公约》秘书处批准为国际重要湿地。

5月20日上午,丽江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新闻发布会召开,邀请市林业和草原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农业农村局、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丽江高山植物园、省农科院高山经济植物研究所等部门有关负责人就丽江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内容进行介绍,并回答记者提问。

▲丽江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专职副主任杨和香主持新闻发布会

▲丽江市林业和草原局党组书记、局长杨耀军发布新闻

记者获悉,目前,丽江市所在的横断山地区是中国三大特有物种起源和分化中心之一,拥有全国三分之一的高等植物,而且许多物种具有重要的经济和利用价值,是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储备和“生物物种基因库”。据统计,该地区记录有种子植物种,其中分布有中国特有种种,横断山特有种个,滇西北特有种;中国特有种子植物受威胁等级物种共种,其中极危等级物种9种、濒危等级物种28种、易危等级物种79种;分布有83科属种野生花卉和观赏植物,用材树种达余种、药用植物余种、饲用植物余种,以及大量的油料植物、香料植物、野生蔬菜等。该地区生物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生物种质资源基因库。此外,全市共记录兽类种,鸟类种,鱼类70余种。

生物多样性保护

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关系人类福祉和未来

良好的生态环境离不开强有力保护

一直以来

丽江市高度重视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近年来更是抢抓机遇

切实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修复

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生物多样性工作取得累累硕果

回望这几年

我市是如何开展

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

一起来看看

01

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地位不断提高

成立生物多样性保护委员会,不断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体制机制,明确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职责,落实党政领导干部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制。

02

生态保护传统理念代代相传

丽江作为滇西北少数民族聚集地,在各民族传统文化中,深植着环境保护、低碳生活、生态文化的朴素理念和传承,各民族崇尚“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理念。千百年沉淀下来并植根于丽江人血液中“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生存理念,形成了丽江的独特魅力和生生不息的发展动力。

03

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逐步完善

丽江市编制实施了《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年)丽江市实施方案》,编制实施了丽江市环境保护、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生态市和生态县(区)、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林业、水土保持等专项保护规划。还组织编制了《玉龙雪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泸沽湖省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拉市海高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

04

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体系不断完善

我市建立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相关管理实体,建有省级自然保护区3个,总面积为公顷。此外,还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个、重要湿地7个、地质公园2个、世界遗产地1个、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2个。年丽江市国土面积的35.29%划入生态保护红线。

建立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体系,建成国家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1个、省级站3个。去年以来,开展了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预案编制工作,通过对丽江市原有自然保护地的整合优化、去重及新建,丽江市自然保护地数量预定为10个,总面积约万亩,占全市国土面积比例为18%。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体系使绝大部分珍稀动植物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富集区域得到有效保护。

05

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成效显著

“十三五”期间丽江市共计完成营造林任务.06万亩,完成义务植树.2万株,年全市森林面积达.4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2.14%,森林蓄积量达1.亿立方米,天然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79.08%,湿地面积66.4万亩、湿地保护率50.21%、自然湿地保护率63.69%。

06

丽江市生态环境质量保持稳定

根据年监测数据,丽江市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持续保持%;全市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辖区内未发生较大、特大的环境污染事件。

07

珍稀濒危物种保护有效推进

对宁蒗县拉伯乡加泽大山分布的4万株野生红豆杉资源实施了挂牌管护项目;在玉龙雪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开展了玉龙蕨种群监测和保护行动,实施了红豆杉、兰科植物等珍稀物种迁地保护工程。实施老君山滇金丝猴巡护项目,境内滇金丝猴数量由5年的只增加到余只。

08

国际合作与交流持续开展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英国皇家爱丁堡植物园与省农科院丽江高山所和玉龙雪山管护局为研究与保护西南地区生物多样性而建立“丽江高山植物园”,开展云南西北部、四川西南部和西藏东南部高山亚高山地区的珍稀特有植物繁育。

利用全球环境基金,实施了长江流域自然保护与洪水控制老君山示范项目,在老君山示范建立了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机制;与世界银行、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等合作在丽江组织完成了“丽江生态有偿服务试点研究项目”,“老君山滇金丝猴监测巡护项目”。

09

生物多样性持续利用不断发展

积极培育地方特色的生态产业,生态产业发展布局的构架已初步形成。截止年底,全市累计实施产业基地建设的其它经济林果.15万亩。

华坪县生态产业面积从年的78.8万亩增加到万亩,年芒果种植面积达40.2万亩,位列全省第一、全国第三,人均种植面积全国第一。“华坪芒果”连续三年成功入选云南省绿色食品“十大名品”,以“最大规模的芒果种植园”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年产量由年的6.78万,吨增加至年的33.5万吨,产值由5亿元增加至23.9亿元。年10月,华坪县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第四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

10

生物多样性保护监管和执法力度不断加大

建立多部门合作的协调机制,严厉打击生物多样性违法犯罪行为。年以来,林草部门会同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联合开展野生动物专项执法行动,共查办野生动物违法案件起,其中:刑事案件60起,林政案件起,收缴金雕、雀鹰、白腹锦鸡、猕猴、红隼等野生动物(头、只),野生动物制品件,涉案案值.万元。

扎实推进环境资源审判工作,年至年,丽江两级法院共审结破坏生态环境资源犯罪案件件。

下一步,我市将全面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监管能力,严控重要生态空间用途改变,加强对野生动植物资源利用的全过程监管。提高社会各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自觉性和参与度,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良好氛围。

堪称“生物物种基因库”,丽江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有哪些特色和亮点?

在今天(5月20日)上午召开的丽江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新闻发布会上,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回答媒体关心的问题。

  问:年10月11日-24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COP15大会将在云南昆明举办,全球聚焦中国云南,届时“生物多样性”的目标、方法和全球通力合作,又成为国际范围的热点   答:丽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COP15丽江相关筹备工作,从以下几个方面积极推进:

  一是加强领导、完善机制,COP15筹备工作高效运转。不断加强优化COP15筹备工作的组织领导,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组织领导体系。年12月,市委市政府两办印发《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丽江生物多样性保护展示活动工作方案》,组建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市生态环境局、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局等近30个部门组成的领导小组,明确了工作职责。

  二是深挖亮点,突出丽江特色,抓好大会展示丽江内容报送及市内外新闻宣传准备工作。一是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市委宣传部,三次组织召开COP15丽江市新闻选题策划会,形成新闻选题策划方案报省委宣传部,二是广泛向林草局、农业农村局等二十多个部门进行丽江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图片、文字和视频征集工作,收集了近百张图片和视频资料,已报送省筹备办,目前仍在源源不断地向省筹备办推送新增丽江素材。

  三是周密部署,结合丽江生物多样性及旅游特征,推荐好考察线路。在原确定的点位和路线的基础上,按照《关于再次征集COP15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展示项目和考察点位的通知》的要求,完成《丽江市COP15考察路线和展示点位推介方案》,提出15个考察点位和12条考察路线,方案经专家和部门讨论,报市人民政府同意后已报省生态环境厅。

  四是借力专业新媒体,提升生物多样性的宣传力度和公众知晓率。在中国环境报电子报、省生态环境厅“双微”、云报客户端、丽江市生态环境“双微”等媒体上发布了《丽江珍稀野生动植物种群持续扩大》《丽江以15举措护好生物多样性宝库》《丽江:厚植绿色家底,建设万物和谐家园》《丽江老君山滇金丝猴保护站揭牌》《丽江精心守护滇金丝猴基因库》等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10余篇稿件。加大了丽江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了公众的知晓率,并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共同保护生物多样性参与度、积极性和主动性。

  问:接下来丽江市配合COP15大会筹备又有哪些计划?

  答: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决贯彻制定省委省政府和COP15大会省筹备办的安排部署,强化组织领导、整合各方力量抓好工作落实,继续加强与COP15大会省筹备办的汇报对接,深入挖掘提炼丽江生物多样性保护亮点和成效,拟从以下几方面推进相关筹备工作:一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主题活动,包括知识竞赛、公众展览、“六进”活动、知识讲座媒体宣传专栏等等。二是举办论坛或研讨会,邀请相关专家为丽江生物多样性保护建言献策。三是进一步优化细化考察点位路线。四是提升丽江滇西北生物多样性展示中心设备,用数字化展示丽江生物多样性保护。五是拍摄、收集整理素材,制作一部宣传片;以市政府门户网站、市电视台以及丽江日报等新闻媒体为主阵地,充分借助媒体资源,广泛宣传丽江市生物多样性资源及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成效。

  问:丽江市农业农村局在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方面有什么亮点?

▲市农业农村局生物创新办主任赵慧答记者问

  答:丽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生物多样性传统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安排农业农村局组织开展了大量工作,曾创下低纬度、高海拔产区水稻四年7次世界最高单产纪录,连片大麦全国最高亩产纪录,马铃薯种植全省最高单产纪录,油菜种植全省最高单产纪录。年全市重点优势生物产业基地面积达到.8万亩,(水果81.05万亩、坚果.09万亩、青刺果10万亩、中药材26.07万亩、蔬菜25.46万亩、花卉6.44万亩、茶叶面积1.7万亩),较年全年增长18.54%。实现产值.37亿元。其中丽江特色水果面积81.97万亩,居全省第5位,产量77.91万吨,居全省第7位;其中华坪芒果种植面积40.2万亩,位列全省第一,产量33.5万吨,产值23.9亿元;永胜县种植软籽石榴9.万亩、沃柑6.9万亩;丽江雪桃连续11年送上国宴。全市中药材种植基地面积26.07万亩,产量4.万吨,农业产值22.24亿元,综合产值42.97亿元,全市5个县(区)均被认定为云南省“云药之乡”。全市自主培育“丽系”马铃薯种薯种植面积达11万亩,年推广面积超过万亩。

  年3月,丽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的云南省省级农作物种质资源丽江库,云南省农科院高山经济植物研究所的云南省省级高山经济作物种质资源圃,云南白药集团太安生物科技产业有限公司的云南省省级药用植物滇西北种质资源圃,华坪县有机晚熟芒果研究中心的云南省省级芒果华坪种质资源圃,“一库三圃”已正式确定为第一批省级作物资源圃(库)26个项目之列,并纳入云南省“十四五”种业提升工程项目进行重点建设。宁蒗黑头山羊、宁蒗黑绵羊、永胜他留乌骨鸡、丽江猪、新丽江马被列为全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拉伯高脚鸡被列为全省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到年全市力争建成"一库五圃",初步形成本地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体系,在经济作物、高山花卉、中药材等特色领域建成一批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种质资源保护基地、遗传资源基因库。为优异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和创新利用提供基础保障,使优异特色地方种质资源得到充分保护开发利用。

  问:请问中科院丽江高山植物园,咱们丽江生物多样性有哪些特点?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丽江高山植物园主任许琨答记者问

  答:丽江所在的滇西北地区位于全球36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的“中国西南山地”核心区域,也是全球三个山地生物多样性中心之一,以及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地区作为云南高原亚热带北部常绿阔叶林地带,与青藏高原东南缘山地寒温性针叶林地带的过渡区域,具有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和生境类型,为我国垂直生态系列最完整、植物多样性最丰富、特有性最高、中国原生生态系统保留最完好和全球温带生态系统最具代表性的地区之一。

  该地区作为中国三大特有物种起源和分化中心之一,拥有全国三分之一的高等植物,而且许多物种具有重要的经济和利用价值,是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储备和“生物物种基因库”。

  问:请问中科院丽江高山植物园,丽江生物多样性监测、保护工作是如何开展的?

  答:生物多样性监测工作目前主要针对:一是亚高山森林生态系统及其相关的水分、土壤、气象、生物(植物、动物、微生物)等四方面的要素指标进行长期定位观测。(附:生态站)

  二是我国典型森林生态系统中寒温性针叶林环境因子、种子雨与凋落物、幼苗更新、物候变化、植物生长变化、大型兽类、鸟类、昆虫等项目进行监测。(附:25公顷大样地)

  三是寒温性针叶林林冠界面与大气显热、潜热、CO2和水汽交换通量的测定,揭示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及其碳源汇功能的动态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ChinaFLUX)

  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目前主要包括:于丽江高山植物园园区内,引种保育了滇西北海拔-0米高山、亚高山地区的野生药用植物、观赏花卉、珍稀濒危极小种群植物、乡土树种、蜜源及香料植物等。目前建有引种保育及栽培温室7处,总面积㎡左右,海拔分布自m至m,形成了植物资源立体收集保存的区域中心。引种保存植物物种余种,12万余株。

  问:请问农科院高山经济植物研究所,丽江诸多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如何,在经济、社会、生态发展中的作用和价值体现在哪里?

▲省农科院高山经济植物研究所副所长侯志江答记者问

  答:丽江本身就是生物多样性的样本,丰富的生物资源也是丽江的生物名片,使得这座旅游城市盎然生机。过去,人们主要是直接收获和使用生物这些资源。现在来看,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已大大超过直接价值。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高山经济植物研究所在丽江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做了诸多研究工作。

  从药用植物来看,丽江境内有多种药用植物,这一部分很多是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还有很多是民间常用的中草药,可以说,丽江的药用植物资源是我国中药资源的“战略资源储备库”。资源毕竟是有限的,丽江长期通过开展特有、珍稀、濒危物种的人工繁育和保护工作,建立相应的长效机制,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开展资源调查、收集、人工驯化、繁育、栽培等相关研究,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进行示范推广,尤其在在滇重楼、金铁锁、秦艽、岩陀等重要药材的驯化栽培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丽江已建成全国最大的滇重楼育种基地,还获得了“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野生药用资源人工驯化栽培的成功,不仅保护了野生植物资源数量,还大幅提高了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实现了资源在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

  丽江的乡土树种和花卉资源在生产上利用也极为广泛,野生滇牡丹花中特有的黄色基因是培育牡丹、芍药等新品种的优良种质资源,丽江山茶除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外,也是木本油料植物和培育茶花新品种重要的种质资源,丽江分布的兰科植物多达种,大部分具有特殊的药用价值和极高的观赏价值,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经过多年的选育工作,形成了以滇牡丹、青刺果、栒子、长袍冷杉、高山三尖杉、卫矛、珙桐等乡土树种和花卉资源的品种,野生生物资源不仅广泛应用于城市绿化,还在生态修复中具有非常好的适应性,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濒危保护植物的丰度,最重要的是乡土植物青刺果和滇牡丹,果实作为化妆品精油以及高端食用油的原料,产业化发展逐渐壮大,经济效益逐渐体现。

  丽江生物多样性资源虽然短时间内人类无法完全进行利用,但其价值是潜在的。多保存一个物种,就会为我们的后代多留下一份宝贵的财富。在不远的将来,丽江优质的生物资源必将得到更好的开发利用。

信息来源:丽江热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jintiesuoa.com/jtsjj/79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金铁锁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