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相明带动发展起来的核桃产业
8月16日,记者从泸水市老窝镇政府所在地往东北方向行至8公里处时,被一个美丽富饶的村庄所吸引,乍一看,一条条宽敞、平整的公路贯穿全村,连接各家各户;绿树掩映下的白墙青瓦庭院式瓦房,透露出浓郁的民族风情;绿油油的核桃挂满枝头,传递着收获的喜讯。
这就是远近闻名的全国文明村——崇仁村。
崇仁村有14个村民小组,户人。村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为外出务工、种植和养殖,年,全村仅外出务工的纯收入就达余万元,年上半年,村民人均纯收入已达元。昔日不起眼的小村庄,如今嬗变为远近闻名的新农村建设“明星村”,村民们说,这一切,全靠有个“好当家人”。
“好当家人”叫尹相明。从村主任到村党总支书记,他在崇仁村当了17年的村干部。17年来,尹相明带领村民用心血、汗水、毅力和智慧打造了一个富裕文明的崇仁村,赢得了村民的支持和信任。
尹相明带领村民正在建党群活动室
让基层党组织强起来
8月16日,记者见到尹相明时,他和五六个村民正冒着细雨浇筑党群活动室地基。
“这是村里最后一个党群活动室建设项目。建成后,党群活动室将实现各村民小组全覆盖,党员学习、群众议事、文体娱乐都可以就近在家门口进行。”
尹相明说。
“与家人常来党群活动室参加文体娱乐,觉得有这么一个集体活动点很有必要。在这里,可以打乒乓球、看图书,与邻居说说话,聊聊天,心情好得很。”
村民王利菊说:
“有时听听党员们开会学习,了解一些政策,商量集体事情,很有好处。”
“要让党员和群众有一个集体的家,把村民的心聚拢起来。”多年来,尹相明和村班子成员以这样的共识,四处奔波,积极争取项目,多方筹集资金、党员群众投工投劳修建了14个党群活动室,使其成为党总支学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的“宣传台”、群众学习实用技术的“课堂”和党员服务群众的“平台”。
尹相明讲党课
以学为先明方向。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尹相明带头到各党小组参加学习、讲党课,查找问题,制定和落实整改措施。村党总支、5个党支部、10个党小组,每月都有学习活动,每一个季度有考核。针对村里外出务工人员多、党员流动性大、老龄党员多的实际,尹相明提出了党员轮流上党课的新思路,得到了广大党员的积极响应。
“党员在看书、备课中,提高了对党章党规的认识,真正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提升为民办事能力,勇担当、敢作为。”
尹相明说。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尹相明和村“两委”班子学做并举,及时回应村民迫切的发展愿望。
养殖业是崇仁村民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从年起,崇仁村在村口设立疫情防疫点,放置公告牌,65岁的尹相明带领全村党员轮流值守,严格对进村的车辆和人员进行消毒,村内也进行定时统一消毒,尽全力做好动物防疫工作,确保养殖业健康发展。
“村干部多吃些苦,多干一些实事,群众的理解就会多一些,工作阻力就会少一些。”这是尹相明的经验之谈,也是他当村干部17年来的真实写照。
让村民富起来
崇仁昔日贫瘠的多亩荒山地里,金铁锁、云当归、黄草乌等中药材吐芽抽枝,绿油油的,铺满山野。
“经过半年多建设,中药材基地已初具规模,是今后产业发展的亮点。”
蹲在地上,查看完中药材长势,尹相明满是汗水的脸庞,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崇仁村林地、土地资源丰富。尹书记爱学习,善于接受新事物。他引导村寨走多种发展模式,宜粮则粮、宜林则林、宜畜则畜,村民收入逐渐多元化。”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祝梓然说,现在,崇仁村外出纯收入达万元、核桃收入万元,特色经济正迅猛发展,中药材、羊肚菌等高原特色经济将成为新的增收来源。
尹相明传授腊肉腌制技术
“国家拉我们一把,我们就得有信心和决心站起来。”
在建档立卡贫困户何李云的家里,尹相明与其拉家常,鼓励他学羊肚菌种植技术摆脱贫困。
尹相明告诉记者,崇仁村93户人建档立卡贫困户计划今年全部脱贫摘帽。他和村“两委”班子决定利用崇仁良好的地理优势和气候条件,利用建档立卡户产业扶贫资金,创新形式,与永平森源农业公司合作,开展亩羊肚菌种植。
“羊肚菌已经在村里试种成功,有了收益。”
尹相明说,亩羊肚菌按每亩产值元来算,加上农户的务工和养猪收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一年可以增加收入1万元以上。
“我们有决心和信心让93户贫困群众与全村一起脱贫,过上好日子!”
尹相明坚定地说。
让村寨亮起来
每个月的第一天清晨,尹相明都会第一个拿着扫帚,出现在村委会附近的村间道路上。扫地、清运垃圾。崇仁村“两委”班子带头执行“卫生日”村间道路清扫制度,已经坚持了十多年。
除了“卫生日”,崇仁村把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定为“修路日”,也纳入到村规民约中。一直以来,尹相明严格按照村规民约带领党员干部群众开展一系列扮靓村庄活动,提升村民宜居水平,提高村民幸福指数。
村老年活动室
近年来,崇仁村先后修筑完成了14条小组水泥路、余座卫生厕所、14个垃圾站、余户危房改造和重建。
“如今,通村、通组公路全部实现硬化,三分之一的农户,车子可通到家门口。”
尹相明说。
“在田间地头修好了水泥机耕路,现在村民运粮食,最远的也只需走米就可以上车运出去了,村民再也不用像过去那样人背马驮了。”
宣传栏
崇德向善渗入村风民俗。在崇仁村道德文明公示墙上,善行义举光荣榜格外醒目。尹相明一直坚信,农村要发展,首先得提高村民的素质。近年来,崇仁村通过开展“善行义举”活动、“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巾帼建功”表彰活动等抓实精神文明建设,树立文明村风。
善行义举光荣榜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如今,崇仁村先后荣获了全国文明村、州级文明示范村、民族团结示范村、市级公民道德教育示范村等殊荣。尹相明也用一心为民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党员干部的担当,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表彰,他先后被评为云南省优秀调解员、泸水市农村工作先进工作者、首届州级劳模等。
面对诸多荣誉,尹相明始终以淡定之心,坦然面对。“其实我没做什么,我只是依法依规地履行了一个村党总支书的职责和一个党员干部的职责。”
欢迎原创投稿,投稿请投递至邮箱
njbwxgzh
.皮肤白癜风名家治疗北京治疗最好白癜风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