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金铁锁 > 金铁锁禁忌 > 正文 > 正文

这里是很简陋的屋子,然而这里生产了精美的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4/8/13 12:13:58
若不是亲眼所见,我不敢相信,那么精美的瓷器居然是在这样简陋的屋子中生产出来的。做了三十多年的瓷都人,我还是第一次来到这样的私人作坊。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从未看过瓷器的生产过程。事实上,在很小的时候,我便在大工厂里看过瓷器生产的流水线。母亲是瓷厂的工人,我经常随了母亲去工厂,什么原料车间、成型车间以及烧炼车间之类的,一间又一间。隧道窑中,看着那码得象柱子一样的匣钵,我老是担心它们会倒。还有那些碗啊盘啊以及面砖什么的,也是摞得老高老高。瓷器破裂的声音尖锐而刺耳,我曾经碰过一次,打那以后,我就不太敢从那瓷器的森林旁边经过。后来,大型的国营瓷厂纷纷解体,而我也将自己的精力和时光织进了书页中以及柴米油盐中。瓷器是吃饭时候的碗和汤勺,是陶瓷博物馆里陈设的古瓷,是和外地人聊天时候的骄傲。除此之外,我似乎无暇也无心去思索一些什么。再后来,因为种种机缘,认识了一些搞陶瓷的朋友,尤其是看了他们那美轮美奂的作品之后,这才有了去手工作坊一看的愿望和可能。这是一个寒风呼啸的冬天,很冷。朋友带了我去看他的作坊。在一条拐弯抹角的巷子深处,朋友指着一处挂了铁锁的窄小木门,说:“到了。”我登时讶异得张大了嘴,就这样的地方?我尽量地掩饰住自己的失望。朋友果然没有发现,取了锁,推开了门。屋子又黑又小,而且很零乱,还有那破碎了的瓷瓶就很随意地堆放在角落里。我听见心里的叹息声,我知道那份失望越来越强烈了。然而,朋友似乎依然没有觉察,他在一块大瓷板面前坐了下来,开始画画。这是一幅青花的山水,已经画了一大半了。画面上已可以见到隐隐约约的远山,中景是错落有致的林木,近处则是泛着粼粼波光的春水。水的中央有一芳洲,洲上一间小屋,茅檐低小,篱落深深。通往这岛屿的是一架竹桥,弯弯曲曲,苔痕点点。画面的右角还题着字:岸花开且落,江鸟没还浮。看着这样的画面,我蓦地安宁了下来,那一片心浮气躁好象忽然找到了落脚点。再看了朋友,他依然是一脸的从容,不惊不乍,不温不火。于是,我明白了,这怡然自得的岁月,这闲散自由的光阴,尽在这花鸟之乐中淡淡而来,就如这白瓷板上的青花画面,一青二白,洁净,疏朗,仿佛多年以前,在诗经的年代,在汉乐府的年代,在魏晋风流的年代。真名士自风流。好作品的创作并不在于窗明几净,而在于创作者的功力。真正的艺术家们倒往往是不修边幅不拘形式的,真正的艺术创造也往往是在不经意间的。就拿这千年瓷都的美誉来说吧,如果不是宋元期间大批工匠的避难江南,只怕也是不能成就的。如今,有好些城市争相以瓷都来命名,向来以行首自居的景德镇人有些坐不住。其实,那样的形式之争又有什么好争好闹的呢?无可否认,景德镇的日用瓷生产是在日渐萎缩,但是,它的装饰瓷永远是一个难以企及的高峰。千年瓷都并非浪得虚名,它自有着它的底蕴和风韵,就象我的这位朋友,他也自有着他的淡定和潇洒。斯是陋室,唯吾艺馨,真好。唯一遗憾的是少了一杯酽酽的热茶,可以握在掌心,看那小篆一样的热气袅袅地升起,纵然不喝,也温暖了冬日的寒气。碰碰or呯呯●谢谢您对本文的阅读。对于生产精美瓷器的景德镇,你喜欢吗?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把你的理解告诉我,我们共同进步呀。●本文系百家号独家首发,其他平台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谢谢。否则一经发现,将追究抄袭责任。●文中所用图片为作者原创,如若使用,请注明作者及出处。谢谢。否则一经发现,将追究抄袭责任。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jintiesuoa.com/jtsjj/10830.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金铁锁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