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金铁锁 > 金铁锁炮制 > 正文 > 正文

二十四节气立夏养生药膳补脾护心给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7/17 8:12:54
中科公益抗白 https://m-mip.39.net/nk/mipso_6213643.html

二十四节气"立夏"养生药膳补脾护心给你有个健康快乐的夏天!

二十四节气“立夏”代表天气转暖温度升高,炎热的夏季即将到来,同时雨水增多。   龙港中医针灸李信荣医生说,立夏后有利于人体心脏的生理活动。

  人们在春夏之交要顺应天气的变化,重点   炎热汗多,营养消耗大

  刚进入5月,天气就热得让人有点无所适从,一些疾病随之而来。由于夏季炎热而出汗多,体内丢失的水分多,脾胃消化功能较差。同时,天气炎热又影响着人的食欲,除注意饮食清洁和清淡为主外,还要注意补充一些营养物质。

  李信荣医生说,人生活在相对湿度为45%~65%的环境中感觉最舒适,也最健康,但多风少雨的立夏天往往比较干燥,室内湿度达不到这个水平。如果每天早上起床后感觉嗓子和鼻子发干,就说明该给室内空气加湿了。

  夏日烦躁跟“心”有关

  头痛、失眠、烦躁、坐立不安……一到夏天,很多人就感觉浑身不适,想刻意进行调整,却日益萎靡不振、郁郁寡欢。李信荣医生认为,这跟心脏的承受度有关。

  龙港中医针灸李信荣医生指出,在中医理论中,人和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四季消长变化和人体的五脏功能活动相互关联对应。

  心对应“夏”,也就是说夏季心阳最旺,同时提醒人们,在春夏之交要顺应天气的变化,重点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人的心理、情绪与躯体可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互相联系、互相影响。此时不仅是情绪波动起伏,机体的免疫功能也较为低下,起居、饮食稍有不妥,就会发生各种疾病。特别是老年人,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的情况并不少见。所以,在“立夏”之季要做好自我调节、笑口常开。

  "立夏",温度逐渐攀升,人们就会觉得烦躁上火,食欲也会有所下降。立夏饮食原则是“春夏养阳”,养阳重在养心,养心可多喝牛奶、多吃豆制品、鸡肉、瘦肉等,既能补充营养,又起到强心的作用。宜采取“增酸减苦、补肾助肝、调养胃气”的原则,饮食应清淡,以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大鱼大肉和油腻辛辣的食物要少吃。

平时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粮,可增加纤维素、维生素B、C的供给,能起到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清晨可食葱头少许,晚饭宜饮红酒少量,以畅通气血。   龙港中医针灸李信荣医生为大家推荐几款适合"立夏"节气养生药膳的补脾护心秘法:

芍药粥原料:白芍20克,粳米克,大枣15枚,麦芽糖适量。做法:先以白芍、大枣加水适量,小火煎汁,取出药渣,加水,并放入粳米,用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熬成稀粥。食用时可加入麦芽糖适量。功效:补脾护心。番茄荸荠饮原料:荸荠克,番茄克,白糖30克。做法:将荸荠洗净,去皮,切碎,绞取汁液;番茄洗净,切碎,绞取汁液。将合并番茄、荸荠的汁液,加入白糖搅匀即成。功效:补脾护心。

砂仁豆芽瘦肉汤原料:黄豆芽克,砂仁6克,猪瘦肉50克,姜5克,葱5克,盐5克,鸡蛋1个,生粉20克,素油30克,酱油10克。做法:将砂仁去壳,研成细粉;黄豆芽去须根;姜切片,葱切段。将猪瘦肉洗净,切4厘米长、2厘米宽的薄片,放入碗内,打入鸡蛋,加入生粉、酱油、盐、砂仁粉,加少量清水,令其挂浆,待用。将炒锅置武火上烧热,加入素油,烧六成热时,下入姜、葱爆香,注入清水毫升,用武火烧沸,放入黄豆芽,先用文火煮20分钟,再用武火烧沸,加入猪瘦肉,煮熟即成。功效:补脾护心.

双耳炒肝腰原料:银耳20克,黑木耳20克,猪肝50克,猪腰50克,绍酒6克,盐3克,味精3克,葱10克,姜3克,生粉20克,素油35克。做法:将银耳、黑木耳用温水泡发2小时,去蒂头、杂质,撕成瓣状;猪肝洗净,切成薄片;猪腰洗净,切成两半,去白色臊腺,切成腰花,用生粉、盐、味精抓匀,挂上浆;姜切片,葱切段。将炒锅置武火上烧热,加入素油,烧六成热时,加入姜、葱爆香,随即下入猪肝、猪腰、绍酒、银耳、黑木耳、盐、味精,炒熟即成。功效:补脾护心。

玉米大枣黑豆粥原料:玉米1根(约克),大枣30克,黑豆30克,胡萝卜90克,粳米克。做法:将玉米、胡萝卜洗净,玉米切段,胡萝卜切块,与洗净的大枣、黑豆以及粳米一同放入砂锅,加适量清水,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熬煮成粥。功效:补脾护心。

党参粥原料:党参10-15克,粳米克,红糖适量。做法:先将党参切碎,用温水浸泡2小时,与粳米同人沙锅内加水煮成稀粥,以参烂粥稠、表面有粥油为度,再加入红糖。功效:补脾护心。

赤小豆粥原料:赤小豆30-50克,粳米50克,白砂糖适量。做法:先将赤小豆用温水浸泡2-3小时,然后捞出放人沙锅内,加水毫升左右,以武火先将赤小豆煮烂,再放入粳米,改以文火慢慢熬粥,待粥将熟时,加入白糖,稍煮片刻即可。功效:补脾护心。天门冬粥原料:天门冬15-20克,粳米50克,冰糖适量。做法:先将天门冬加水煎取浓汁后去渣,然后将药汁与粳米同人沙锅,再加水适量,以文火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冰糖稍煮片刻即可。功效:补脾护心。

枸杞肉丝原料:枸杞子50克,瘦猪肉克,熟青笋克,料酒、酱油、猪油、麻油、白砂糖、味精、精盐各适量。   .做法:将枸杞子清洗干净待用。猪肉去除筋膜,切成丝;熟青笋切成同样长的细丝。将炒锅烧热,放入猪油,将肉丝、笋丝同时下锅,烹入料酒,加入白砂糖、酱油、味精、精盐搅拌均匀,放人枸杞颠炒几下,淋上麻油拌匀,起锅即成。功效:补脾护心。

莲子猪肚原料:猪肚子1个,莲子肉50克,香油、精盐、生姜、葱、蒜各适量。做法:先将猪肚子洗干净,莲子(去心)用水泡发,然后放入猪肚内,用线缝合,将猪肚放入锅内,加清水炖熟透;后捞出晾凉,将猪肚切成均匀细丝,同莲子放入盘中,将香油、精盐、葱、蒜调料与猪肚丝拌匀即成。功效:益气补虚、健脾益胃。

玄参炖猪肝原料:玄参15克,鲜猪肝克,菜油、酱油、生姜、细葱、白砂糖、料酒、湿淀粉适量。做法:将猪肝洗干净,与玄参同时放人锅内,加水适量,炖煮约1小时后,捞出猪肝,切成小片备用,将炒锅内放人菜油,投入洗净切碎了的姜、葱,稍炒一下,再放入猪肝片中,将酱油、白砂糖、料酒混合,兑加原汤适量,以湿淀粉收取透明汤汁,倒人猪肝片中,搅拌均匀即成。功效:滋阴、养血、明目。

荷叶荔枝鸭原料:鸭子1只(约0-0克),荔枝克,瘦猪肉克,熟火腿25克,鲜荷花1朵,料酒、细葱、生姜、味精、精盐、清汤各适量。做法:将鸭子宰杀后,除尽毛,剁去嘴、脚爪,从背部剖开,清除内脏,放入沸水锅中汆一下,捞出洗干净,荷叶洗净,掰下花瓣叠好,剪齐两端,放开水中氽一下捞拙;荔枝洗净切成两半,去掉壳和核;将火腿切成丁,猪肉洗净切成小块;生姜、细葱洗净后,姜切片,葱切节。取蒸盆一个,依次放入火腿、猪肉、鸭、葱、姜、精盐、料酒,再加入适量开水,上笼蒸至烂熟,去掉姜、葱,撇去汤中油泡沫,再加入荔枝肉、荷花、清汤,稍蒸片刻即成。功效:滋阴养血、益气健脾、利水消肿。

鲫鱼黄芪汤原料:鲜鲫鱼克,黄芪20克,炒枳壳12克,生姜、细葱、味精、精盐各适量。做法:将鲫鱼剖除内脏,抠去腮,洗干净;黄芪切片,与枳壳一起用纱布袋装好,扎紧口;生姜、细葱洗净切碎。先将药袋人锅,加水适量,煮约半小时,再下鲫鱼同煮,待鱼熟后,捞去药袋,加入姜、葱、精盐、味精调味即成。功效:补中益气、升举内脏。

沙参百合鸭汤原料:北沙参30克,百合30克,肥鸭肉克,精盐、味精各适量。做法:先将鸭肉洗干净,切成小块;百合洗干净。将鸭肉与百合、沙参同入沙锅,加水适量,文火慢炖,待鸭肉熟后,加入少许精盐、味精调味,饮汤食肉。功效:滋阴清热、润肺止咳。

蔬菜沙拉   原料:沙拉蔬菜g,橄榄油、盐、小番茄、薄荷、欧芹、柠檬、胡椒粉、沙拉酱适量。   做法:   1、先将蔬菜洗净,装入沙拉碗里。   2、再将小番茄放入。   3、然后切开柠檬榨出汁。   4、倒入碗内备用。   5、将薄荷与欧芹切碎后倒入碗内,加入适量橄榄油以及少许盐。   6、沙拉蔬菜装入小碗内,据自己的口味,加入沙拉酱和不同的酱汁后即可食用。   功效:补脾护心。

腊肉蔬菜盘   原料:腊肉g,蔬菜g,油、盐、辣椒、味精、蚝油适量。   做法:   1、蔬菜洗净,腊肉切块。   2、锅里放清水和盐烧开,下入蔬菜过开水氽熟。   3、沥水待用。   4、摆盘,淋上蚝油和蚝油。   5、锅里放油,放入辣椒丝,加盐炒匀。   6、倒进腊肉翻炒入味。   7、淋上蚝油和味精炒匀。   8、将炒好的腊肉浇在摆好盘的蔬菜上。   功效:补脾护心。

清蒸五笋鱼   原料:五笋鱼g,油、生抽、葱丝、姜丝适量。   做法:   1、将姜丝铺在鱼盘里。   2、五笋鱼洗净,放在姜丝上,再将姜丝铺在鱼身上。   3、炒锅倒入适量的清水,放入蒸架,大火煮开。   4、将鱼盘放入。   5、盖锅盖,旺火。   6、蒸10分钟,关火,揭盖,拿出鱼盘,倒掉鱼盘里的水。   7、将葱丝铺放在鱼身上。   8、热油锅,将油烧得滚烫。   9、淋在葱丝上。   10、倒入适量的生抽即可。   功效:补脾护心。

蟹味菇鱼丸汤   原料:蟹味菇g,鱼丸g,鸡汤1ml,鱼露、鸡粉适量。   做法:   1、蟹味菇用清水浸泡30分钟,择洗干净。   2、鸡汤先煮好。   3、放入蟹味菇。   4、放入洗净的鱼丸。   5、盖锅盖,大火烧开,煮至断生。   6、揭盖,放入适量的鸡粉调味。   7、倒入适量的鱼露调味,熄火盛出即可。   功效:补脾护心。

培根山药粥   原料:冷饭g,油、盐、山药、培根、葱花、酱油适量。   做法:   1、培根切丁,山药去皮后切滚刀块浸入水中。   2、将冷饭和山药同时下锅加入清水。   3、煮开后把泡沫撇清。   4、盖上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至山药熟软米粥粘稠后熄火。   5、热锅后转小火倒入培根煸熟出香味后熄火。   6、先把山药粥盛入碗中,加入培根和葱花。   7、加入适量鲜酱油,拌匀即可享用。   功效:补脾护心。

红枣炒木耳原料:红枣15枚,白木耳15克,黑木耳15克,盐、香油,葱、姜适量,清水毫升。做法:1.将黑、白木耳洗净浸泡后,切成条状备用;2.大枣洗净(剖开)备用;3.姜入油锅爆香后,放入准备好的黑、白木耳翻炒几下后,再加入洗净好的大枣,加水盖上锅盖稍焖5分钟后再快速翻炒,收汤后加入调味料即可食用。功效:补脾护心。

灵芝冻原料:红枣10枚,灵芝10克,水毫升,洋菜粉10克,冰糖适量。做法:将灵芝洗净加水,大火煮滚后转小火煎30分钟,过滤取药汁后加红枣续煮15分钟后加冰糖,加洋菜粉煮溶后放入容器中,再放进冰箱中让它凝成果冻状,即可食用。功效:补脾护心。

苡苓小米粥原料:苡仁60克,小米克,土茯苓20克。做法:将上述材料洗净,将土茯苓用纱布包好,同煮成粥。功效:补脾护心。

马蹄蛋汤原料:马蹄克,鸡蛋1个,香油、盐适量,清水1升。做法:1:准备鸡蛋1个,并打咸蛋花备用;2:将荸荠洗净削皮切碎,加水煮沸,转小火煮10分钟后,加入打好的蛋花即可熄火,滴上几滴香油、适量盐即可食用。服法:佐膳或当点心食用。功效:补脾护心。

黄金蚬炖豆腐原料:豆腐克,姜片3—5片,蚬50克,水0毫升,盐适量。做法:将新鲜蚬子洗去泥沙,吐沙后再放入切好的豆腐块、姜片,加水盖满食材后,放到电锅内,包上保鲜膜,外锅放水1杯,等开关跳起后即可加上调味料食用。功效:补脾护心。清爽芹果原料:芹菜(新鲜)、苦瓜、青椒、小黄瓜、青苹果、蜂蜜适量。做法:取以上5种瓜果,一起榨汁,滤去渣取汁,再加入适量蜂蜜即可。功效:补脾护心。山药枣豆糕   原料:山药50克,扁豆30克,陈皮丝5克,大枣肉50克,粘粉克,白糖适量。做法:先将山药、扁豆洗净放入锅内煮熟,大枣肉切丝,将粘粉加适量水和成浆,放入山药、扁豆、大枣肉拌匀,加入适量白糖,倒在盘中,放入锅内隔水蒸熟即成。功效:补脾护心。   山楂麦芽饮原料:山楂15克,生麦芽30克,太子参15克,竹叶10克。做法:将山楂、麦芽、太子参、淡竹叶洗净,用水煮沸,浸泡15分钟即成,代茶饮,随意饮用。功效:益气清心、健脾消滞的作用。

益气养心粥   原料:太子参30克,山药30克,莲子30克,粳米克。做法:将太子参、山药、莲子、粳米洗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水同煮至米烂粥成,温热服食。功效:健脾益气、养阴清心。鸭肉冬瓜汤   原料:冬瓜克,鸭肉克,猪瘦肉克,芡实、薏苡仁各50克,荷叶1片,陈皮5克,精盐、味精各适量。做法:鸭肉、猪瘦肉洗净切块,冬瓜连皮洗净切块,荷叶洗净剪成小块。将鸭肉、猪瘦肉、冬瓜、荷叶与芡实、薏苡仁、陈皮一起放入沙锅中,加适量清水,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煮至鸭肉熟烂,调入精盐、味精即成。功效:补脾护心。

荷叶凤脯:原料:鲜荷叶2张,火腿30克,剔骨鸡肉克,水发蘑菇50克,玉米粉12克,食盐、白糖、鸡油、绍酒、葱、姜、胡椒粉、味精、香油各适量。做法:鸡肉、蘑菇均切成薄片,火腿切成10片,葱切短节、姜切薄片,荷叶洗净,用开水稍烫一下,去掉蒂梗,切成10块三角形备用。蘑菇用开水焯透捞出,用凉水冲凉,把鸡肉、蘑菇一起放入盘内加盐、味精、白糖、胡椒粉、绍酒、香油、鸡油、玉米粉、葱节、姜片搅拌均匀,然后分放在10片三角形的荷叶上,再各加一片火腿,包成长方形包,码放在盘内,上笼蒸约2小时,若放在高压锅内只须15分钟即可。出笼后可将原盘翻于另一干净盘内,拆包即可食用。功效:清芬养心,升运脾气。

鱼腥草拌莴笋:原料:鱼腥草50克,莴笋克,大蒜、葱各10克,姜、食盐、酱油、醋、味精、香油各适量。做法:鱼腥草摘去杂质老根,洗净切段,用沸水焯后捞出,加食盐搅拌腌渍待用。莴笋削皮去叶,冲洗干净,切成1寸长粗丝,用盐腌渍沥水待用。葱、姜、蒜择洗后切成葱花、姜末、蒜米待用。将莴笋丝、鱼腥草放在盘内,加入酱油、味精、醋、葱花、姜末、蒜米搅拌均匀,淋上香油即成。功效:清热解毒,利湿祛痰。桂圆粥:原料:桂圆25克,粳米克,白糖少许。做法:将桂圆同粳米共入锅中,加适量的水,熬煮成粥,调入白糖即成。功效:补益心脾,养血安神。菠菜饺子原料:菠菜克,白面克,瘦肉克。做法:菠菜放入榨汁机榨出汁;猪肉剁成碎末加入调料作成饺子馅;将面粉和菠菜汁揉匀,擀成饺子皮。   功效:养血敛阴。

  藕汁蒸蛋原料:鲜藕克,鸡蛋,食盐和猪油。做法:用果汁机将鲜藕榨汁后,取汁;鸡蛋取蛋清,用筷子调散,倒入藕汁,搅匀,放入食盐和猪油调匀后,置入蒸笼中,用大火蒸15分钟左右即可。   功效:健脾、开胃、生津、养血。

  马蹄狮子头原料:马蹄,猪肉,鸡蛋、食盐、酒、生粉等酒、白糖、高汤。 做法:马蹄切成米粒大小,拌进猪肉馅中,加入鸡蛋、食盐、酒、生粉等调料拌和,做成肉丸;将肉丸炸至金黄色,加酒、白糖、高汤,再用小火焖烧15分钟后,用生粉勾芡便成。   功效:生津止渴。

三黄饮原料:黄豆50克,黄瓜1条,蜂蜜30克。做法:先将黄豆煮至半熟,入黄瓜煮烂,后入蜂蜜稍热,吃豆瓜,喝汤。   功效:清热解暑,可预防中暑,并治疗咽喉干痛。

  三豆饮原料:绿豆克、赤小豆50克、白扁30克。   做法:绿豆,赤小豆,白扁加水煮烂喝浓汁。   功效:清热解暑,利水健脾。

  三白饮原料:白茅根50克、白木耳15克,白砂糖10克。做法:白茅根,白木耳,白砂糖,水煎代茶。   功效:滋阴生津

  冬瓜薏米煲水鸭   原料:冬瓜克,薏米30克,水鸭克,生姜2片。   做法:水鸭洗净斩块,氽烫后用清水冲干净,与薏米、生姜一起放入砂锅,加水0ml。先用武火煮15分钟后改为文火,再煮1~1.5小时,调味后即可食用。   功效:补脾护心。

番茄土豆排骨汤   原料:番茄克,土豆克,排骨克。   做法:先将排骨洗净氽烫后用清水冲干净,与切块的土豆一起放入砂锅,加水0ml,先用武火煮15分钟后改为文火,煮40分钟后,加入番茄,再煮20分钟,调味后即可食用。   功效:补脾护心。苦瓜黄豆排骨煲   原料:苦瓜克,黄豆克,排骨克。   做法:先将排骨洗净氽烫后用清水冲干净,与切块的苦瓜和浸泡好的黄豆一起放入砂锅,加水0ml,先用武火煮15分钟后改为文火,再焖煮60分钟,调味后即可食用。   功效:补脾护心。

节瓜蚝豉煲猪肉   原料:节瓜克,蚝豉50克,猪克。   做法:先将猪洗净氽烫后用清水冲干净,与切块的节瓜及蚝豉一起放入砂锅,加水0ml。先用武火煮15~20分钟后改用文火煲1~1.5小时。   功效:补脾护心。

太子参瘦肉汤   原料:太子参15克,瘦肉克。   做法:先将洗干净后的太子参放入煲里,加水ml,煮开后调成小火,大约煮30分钟后,下瘦肉,再用小火煮15分钟后即可食用。   功效:补脾护心。冰糖炖木瓜   原料:木瓜(小者一个,大者半个)。   做法:将木瓜去皮去核切件,放入炖盅内,加进适量冰糖,隔水炖1小时。   功效:补脾护心。

番薯红糖水   原料:番薯克,红糖50克。   做法:将番薯切小块,加水煮20分钟,加红糖,放凉后吃薯喝糖水。   功效:补脾护心。

  生脉饮:原料:太子参15g,麦冬10g,五味子5g。做法:原料煎水当茶饮。功效:益气养阴。   益气养心粥:原料:太子参30克,山药30克,莲子(莲心)30克,粳米克。做法:将太子参、山药、莲子、粳米洗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水同煮至米烂粥成,温热服食。功效:具有健脾益气,养阴清心的作用。

  山药枣豆糕:原料:山药50克,扁豆30克,陈皮丝5克,大枣肉50克,粘粉克,白糖适量。做法:先将山药、扁豆洗净放入锅内煮熟,大枣肉切丝,将粘粉加适量水和成浆,放入山药、扁豆、大枣肉拌匀,加入适量白糖,倒在盘中,放入锅内隔水蒸熟即成。功效:具有健脾益气的功效。   山楂麦芽饮:原料:山楂15克,生麦芽30克,太子参15克,竹叶芯10克。做法:将山楂、麦芽、太子参、淡竹叶洗净,用水煮沸,浸泡15分钟即成,代茶饮,随意饮用。功效:有益气清心,健脾消滞的作用。

  鸭肉冬瓜汤:原料:冬瓜克,鸭肉克,猪瘦肉克,芡实、薏苡仁各50克,荷叶1片,陈皮5克,精盐、味精各适量。做法:鸭肉、猪瘦肉洗净切块,冬瓜连皮洗净切块,荷叶洗净剪成小块。上四味与芡实、薏苡仁、陈皮一起放入沙锅中,加适量清水,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煮至鸭肉熟烂,调入精盐、味精即成。当菜佐餐,食肉饮汤。功效:具有滋阴养肝,健脾利湿的作用。   黄鳝饭:原料:黄鳝克,生姜汁10毫升,粳米克,精盐、花生油各适量。做法:将黄鳝宰杀,去内脏,去骨,洗净后切成片,放碟内,以生姜汁、精盐、花生油拌匀。将淘洗干净的粳米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水,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煮,待水分减少一半后,放入黄鳝于饭上,继续煮至饭熟即成。功效:具有补益肝肾,调中健胃的作用。   鸭蛋:   俗传,立夏吃蛋,叫做“补夏”,使人在夏天不会消瘦,不减轻体重,劲头足,干活有力。老中医说咸鸭蛋在夏天吃了人有劲,这和营养师的说法不谋而合,营养师称鸭蛋中钙质、铁质等无机盐含量丰富,含钙量、含铁量比鸡蛋、鲜鸭蛋都高,是夏日补充钙、铁的首选。

  苦瓜:   不要觉得苦瓜苦,苦瓜越苦,败火清热降火的效果就越好,但这并不代表所含的其他成分有什么不同,因此只要按照您喜欢的口感和偏好挑选,就可以啦!

  莲子:   养心季节是夏,此时心脏最脆弱,暑热逼人容易烦躁伤心,易伤心血。莲子芯的味道虽然比较苦,但可以清心火,是养心安神的佳品,亦可壮肠胃。   章鱼:   章鱼有补血益气、治痈疽肿毒的作用。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等营养元素,并还富含抗疲劳、抗衰老、能延长人类寿命等重要保健因子——天然牛黄酸。一般人都可食用,尤适宜体质虚弱、气血不足、营养不良之人食用。

  草莓:   夏季是盛产草莓的季节。食用草莓能促进人体细胞的形成,维持牙齿、骨、血管、肌肉的正常功能和促进伤口愈合,并且还有解毒作用,古代人有伤口会多吃些草莓。现代营养师也认为草莓能增强人体抵抗力,含有多种有机酸、果酸和果胶类物质,能分解食物中的脂肪,促进消化液分泌和胃肠蠕动,排除多余的胆固醇和有害重金属。

  莴苣:   莴苣含有大量植物纤维素,能促进肠壁蠕动、通利消化道,可治疗便秘,是贫血患者的最佳食料。推荐鱼腥草拌莴苣。具有清热解毒,利湿祛痰的功效。

  豌豆:

  豌豆中富含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尤其是含有优质蛋白质,可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和康复能力。而豌豆中富含的粗纤维,能促进大肠蠕动,保持大便顺畅,起到清洁大肠的作用。年冬病夏治

适应症主要有哪些?

1、妇科问题:痛经、月经不调、妇科炎症、子宫肌瘤、不孕不育,小叶增、产后腰痛、女子宫寒等。

2、男科问题:男子阳痿、早泄等。

3、骨关节问题:肩周炎、颈椎病、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滑膜炎、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4、胃肠问题:胃寒、胃痛、胃炎、肠胃腹泻结肠炎、腹部凉怕冷等。

5、呼吸系统回题:咽炎、气管炎、哮喘、鼻炎、鼻息肉、鼻窦炎、慢性扁桃体炎等。

6、体质弱问题面色晦暗、体弱怕泠、手足发凉、失眠多梦、体质弱挑食、经常感胃、者年畏寒症等。

7、面部美颜问题肤色晦暗、黄气、色斑黄褐斑、痘痘等。

年冬病夏治时间:

伏前灸:年7月11日-7月20日初伏灸:年7月21日-7月30日中伏灸:年7月31日-8月9日末伏灸:年8月10日-8月19日加强灸:年8月20日-8月29号

龙港市李信荣中医针灸诊所特色“热敏灸”适合更多人群:

“夏病冬治”的方法有很多,比如中药内服、穴位敷贴、穴位注射、埋线疗法、刮痧法、拔罐法、熏洗法、气雾剂吸入法等。其中穴位敷贴是眼下被人们广泛认可的有效的治疗方法。

龙港市中医针灸李信荣医生传统特色诊疗中心推出的热敏灸适合更多人群。热敏灸用点燃的艾条对艾热异常敏感的穴位进行“悬灸”,依据病情的不同,患者的灸感也不同,有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微)热远部热、表面不(微)热深部热等截然不同的感受。热敏灸强调个性化治疗,无论热证、寒证,还是虚证、实证,都适合,比如腰腿痛、咳嗽、哮喘、感冒、面瘫、阳痿、早泄、痛经、月经不调、中风等。热敏灸还不受时间限制,一年四季都可以施灸。

龙港市李信荣中医针灸诊所

主治:

各种顽固性的、久治不愈的各型颈椎病、失眠、偏头痛(头风)、面瘫(口眼?斜)、小儿多动症、小儿抽动症、落枕、肩周炎、中暑、痛风、关节炎、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强直性脊柱炎、坐骨神经痛、骨质增生、风湿、类风湿关节炎、头晕症、胃病、疲劳、牙痛、食欲不振、月经不调、月经过少、痛经、闭经、乳腺增生、喘哮病、三叉神经痛、盗汗脱影、面肌痉挛、中风后遗症(偏瘫)、手足麻木(麻痹风)、手足厥冷、耳聋、耳鸣、高血压、糖尿病、习惯性便秘、感冒、治疗各种皮肤病、荨麻疹、牛皮癣、银屑病、阳痿、早泄、遗精、男性性功能障碍等,针灸丰胸、针灸减肥瘦身、针灸美容、针灸祛斑、针灸祛痘痘等;刮痧、拔罐、艾灸、理疗等。

另外;李信荣医生有出售药茶:养颜茶、祛斑茶、美白茶、丰胸茶、养生药茶、排毒养颜减肥茶、祛火茶、美容瘦身茶、女性经期药茶、减肥美体茶、美容排毒花草茶、减肥美容药茶、袪皱茶、美肤茶、祛痘痘茶、女性滋补茶、止汗药茶、盗汗药茶、肾结石药茶、甲、乙肝?大小三阳转阴药茶等。

搜索

或查找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jintiesuoa.com/jtspz/7613.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金铁锁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