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金铁锁 > 金铁锁主治 > 正文 > 正文

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年单独测试招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8/28 10:06:22
事件营销求职招聘QQ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746.html

年单独测试招生《英语》大纲

一、考试目的

英语科目的考试,遵循“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的原则,主要考察学生对于普通高中及同等学力阶段英语词汇、语法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以及阅读、翻译、写作能力的形成情况。

二、考试目标与要求:

1.知识要求

基础知识部分要求学生掌握普通高中及同等学力阶段基础语法知识及其应用、词组的搭配和习惯用法、对词义的正确理解以及功能交际(即日常交际用语)

2.能力要求

能力部分重点考核学生阅读、翻译和写作能力的形成与发展,要求学生能读懂简短的综合类、故事类以及应用文类文章,能概括文章大意、并能根据题意找出文章细节。

三、考核内容与要求

1.语法与词汇部分

1.名词掌握名词的单复数与所有格的变化。

2.冠词掌握定冠词(the)与不定冠词(a/an)的用法。

3.数词与主谓一致1)掌握基数词与序数词的不同形式。2)掌握分数与百分数的正确表达方法。3)主谓一致掌握语法一致原则的意义和用法;

掌握意义一致原则的意义,其中包括主语形式为单数,但意义为复数;主语形式为复数,但意义为单数;就近原则。

4.代词1)掌握人称代词的主格与宾格的变化;2)掌握形容词性物主代词与名词性物主代词的用法;3)反身代词的正确形式与用法;4)疑问代词与指示代词的用法;5)掌握不定代词正确使用。6)It作为形式主语和形式宾语以及在强调句中的用法。

5.形容词与副词1)掌握形容词与副词的基本用法已经形容词与副词比较等级的规则与不规则的变化;2)掌握常用的包含形容词和副词比较级和最高级的句子结构;3)掌握由and连接的两个比较级(越来越…)组成的句子结构;4)掌握the+比较级,the+比较级组成的句子结构。

6.介词与连词

掌握介词与连词在不同的语法结构和句子结构中的意义以及用法。

7.动词

1)掌握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的用法和区别;

2)掌握动词的在不同时态和语态中的变化形式。重点掌握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现在完成时、过去完成时、一般将来时和过去将来时的动词的变化规则。

8.情态动词:掌握can、may、must、haveto、need等情态动词在不同时态下词形变化及不同语境下的意义和用法。

9.被动语态1)掌握被动语态的意义和用法。重点掌握在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现在完成时,过去完成时,一般将来时和过去将来时中被动语态动词的变化形式;2)掌握情态动词和动词不定式的被动结构。

10.虚拟语气掌握虚拟语气的意义和用法;重点掌握在表示与现在、过去、将来事实相反的假设时,主句和条件句的句式结构。

11.简单句

1)掌握简单句的五种句子结构。

2)掌握therebe句型的句子结构。

3)掌握陈述句的意义以及肯定和否定的句子结构。

4)掌握一般疑问句、特殊疑问句、反义疑问句、选择疑问句的意义和句子结构以及相应的答语规则。

5)掌握说话对象为不同人称时祈使句的句子结构及其在肯定与否定形式下的动词变化。

6)感叹句:掌握以how、what开头的两种不同的感叹句的句子结

12.复合句

1)重点考核宾语从句、表语从句、状语从句、定语从句。

2)掌握宾语从句连接代词和连接副词的用法;主句和从句相应时态的变化以及从句的句子结构。

3)掌握在不同类型状语从句中连词的用法以及正确的句式结构。

4)正确区分限定性定语从句和非限定性定语从句,以及相应的连接代词与连接副词的用法。

II.情景交际部分

掌握常见的日常交际用语,包括问候、祝福、答谢、道歉、问路指路、求助、购物、用餐等等。

III.阅读部分

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和快速阅读能力。题材涉及科技类、故事类、常见应用文。考核形式主要为单项选择、填空题、判断题。要求考生词汇量达到词左右。

年单独测试招生《语文》大纲

一、考试目的

本大纲主要用于指导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历的考生学生参加我院单独招生语文考试的考前复习与准备工作。语文学科命题主要以考查学生综合能力为主导,将知识、能力与素质的考查融为一体,全面检测考生的语文文化素养。语文学科考试要发挥语文作为基础科目的作用,既考查所学的语文基础知识,又考查考生进入高校继续学习的潜能。

二、考试范围

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语文》、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语文出版社的《语文》以及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的《语文》为准。

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应用、写作五种能力。

(一)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二)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三)分析:指对文本进行深入剖析,揭示各部分间的内在联系,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四)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运用,包括评价、探究和实践能力,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为基础,在阅读和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五)写作:对自己的积累进行选择、提取、加工、改造,并以书面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是在识记、理解、分析、评价、探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三、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

1.识记常用汉字的音、形、义。(以多音字、易读错字为主)

2.正确使用常见词语(包括成语),结合语境辨析词语的意义和褒贬色彩。

3.了解词语和句子的基本结构,理解重要词语和句子在文章中的含义和作用,能辨析并改正常见语病。(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累赘、结构混乱、表达不明、不合逻辑)。

4.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以教材附录中的标点符号用法为准)

5.能辨析常见的修辞手法,理解其表达作用。(比喻、排比、夸张、对比、对偶、比拟、设问、反问)。

6.熟练背诵教材中的名句名篇。

7.识记课本涉及的古今中外重要作家和作品,了解与基本课文相关的文学发展常识。

8.理解常见文言文的句式(判断句、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及其用法。

9.了解常用文言文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实词的用法含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词义;常用虚词指盖、则、而、故、于、为、之、以、已、则、其、然、也、者等等。

(二)现代文阅读

1.能阅读一般社会学类、自然科学类的文章和文学作品,具备理解文章、分析文章和鉴赏评价文章的能力。

2.整体感知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3.梳理结构,概括要点,把握作者思想感情和选文主旨。

4.理解重要词语和句子在文章中的含义和作用。

5.辨析文体,分析文学作品中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三)文言文阅读

1.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筛选并提取文中信息。

2.了解文言实词中的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用法,了解常见的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了解常用的文言句式。

3.理解并能准确地将文言文中重要的字、词、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四)口语交际

1.掌握介绍、交谈、复述、演讲、应聘等常用口语交际形式的基本要求、方法及技巧。

2.能够根据日常生活、学习和职业岗位的需要加以运用。

(五)写作

1.应用文写作:掌握便条、单据、启事、通知、求职信、应聘书等常用应用文的写作,做到要素明晰,格式规范,语言平实,用词准确。

2.文体写作:能根据写作目的和文体要求,独立写出完整的文章。

(1)能写出一般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

(2)中心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3)结构完整,条理清楚,表达贴切,语句通顺。

(4)字迹清楚,书写规范,标点正确,卷面整洁。

3.字数要求:字左右。

年单独测试招生《数学》大纲

一、考试目的

  数学科目的考试,按照“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的原则,确立以能力立意命题的指导思想,将知识、能力和素质融为一体,全面检测考生的数学素养。

  数学科目考试,要发挥数学作为主要基础学科的作用,以考查考生对中学初等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要考查对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本质的理解水平,要考查进入高等学校继续学习的潜能。

二、考核目标

  知识包括中学数学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以及由其内容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还包括按照一定程序与步骤进行运算,处理数据、绘制图表等基本技能。

  对知识的要求依次是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

(1)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的含义有初步的、感性的认识,知道这一知识内容是什么,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步骤照样模仿,并能(或会)在有关的问题中识别和认识它。

(2)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内容有较深刻的理性认识,知道知识间的逻辑关系,能够对所列知识作正确的描述说明并用数学语言表达,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内容对有关问题作比较、判别、讨论,具备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掌握:要求能够对所列的知识内容能够推导证明,利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能够进行分析、研究、讨论,并且加以解决。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集合

集合部分主要学习数学中经常使用的基本用语。

(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①了解集合的含义、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②能用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

(2)集合之间的基本关系

 ①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

 ②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3)集合的基本运算

  ①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

 ②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4)充要条件

①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概念。

2.不等式

 不等式部分主要学习不等式的性质,不等式的解法。

(1)不等式的性质

①理解实数集的有序性。

②掌握不等式的三个基本性质,传递性、加法法则、乘法法则。

(2)不等式的解法

①掌握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分解因式法。

②掌握线性分式不等式或的解法。

③理解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的解法。

3.函数概念和性质

该部分主要为映射与函数的概念,函数的图像,函数的一般性质,一元二次函数的简单应用。

(1)函数

①了解映射的概念,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

②了解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图像法、列表法、解析法),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③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

(2)函数的性质

①理解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的含义。

 ②理解反函数的概念。

③了解利用平移研究函数图像的方法。

(3)一元二次函数的简单应用

①掌握一元二次函数的性质和图像。

②掌握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图像法,会运用函数图像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

③掌握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的方法。

④了解一元二次函数的简单应用,会求其最大、最小值。

4.指数函数、幂函数、对数函数概念和性质

该部分主要为指数概念的推广和实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几个幂函数的性质和图像,指数函数的性质和图像,对数的概念和计算,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1)指数函数

 ①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指数函数的单调性,掌握指数函数图像通过的特殊点,了解指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

②掌握分数指数幂、实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

(2)幂函数

①理解幂函数的概念和性质,掌握幂函数的运算。

(3)对数函数

 ①理解对数的概念及其运算性质,知道用换底公式能将一般对数转化成自然对数或常用对数,了解对数在简化运算中的作用。

 ②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对数函数的单调性,掌握函数图像通过的特殊点。

 ③了解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互为反函数()。

 ④了解对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

5.三角函数

该部分主要为三角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三角函数值的计算,利用图像从已知三角函数值求指定区间内的角,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以及倍角公式。

(1)任意角的概念、弧度制

 ①了解任意角的概念。

 ②了解弧度制概念,能进行弧度与角度的互化。

(2)三角函数的性质和图像

①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

 ②理解单位圆中利用三角函数线推导出,的正弦、余弦、正切诱导公式的方法,能画出的图像,了解三角函数的周期性。

③理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在区间的性质(如单调性、最大值和最小值以及与x轴交点等)。

④理解正切函数在区间内的性质(如单调性)。

 ⑤掌握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⑥了解参数对函数的图像变化的影响。

(2)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

①理解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②掌握正弦、余弦、正切的二倍角公式。

③了解和差化积、积化和差公式。

6.平面向量

该部分主要为向量的表示,向量的线性运算,向量的内积。

 (1)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及其运算

 ①理解平面向量的概念,理解两个向量相等的含义。

 ②理解向量的几何表示。

(2)向量的线性运算

 ①掌握向量加法、减法的运算,并理解其几何意义。

 ②掌握向量数乘的运算及其几何意义,理解两个向量共线的含义。

 ③了解向量线性运算的性质及其几何意义。

(3)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

 ①了解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其意义。

 ②掌握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

 ③掌握坐标表示平面向量的加法、减法与数乘运算。

 ④理解用坐标表示的平面向量共线的条件。

 (4)平面向量的内积

 ①理解平面向量内积的含义和基本性质。

 ②掌握数量积的坐标表达式,会进行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

 ③理解两个平面向量的夹角公式,会用内积判断其垂直关系。

7.数列

 该部分主要学习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项和公式。

(1)数列的概念

 ①了解数列的概念和几种简单的表示方法(列表、图像、通项公式)。

(2)等差数列、等比数列

 ①理解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概念。

 ②掌握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项和公式。

③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识别数列的等差关系或等比关系,并能用有关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

④了解等差数列与一次函数、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关系。

8.平面解析几何

该部分主要是一种研究平面图形性质的重要方法:解析法。主要

研究对象为:直线、圆、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

(1)平面上直线的方程

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结合具体图形,了解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

 ②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掌握过两点的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   

③能根据两条直线的斜率判定这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

④掌握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点斜式、两点式及一般式),了解斜截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

⑤能用解方程组的方法求两条相交直线的交点坐标。

⑥掌握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会求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

(2)圆与方程

①掌握确定圆的几何要素,掌握圆的标准方程与一般方程。

 ②能根据给定直线、圆的方程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能根据给定两个圆的方程判断两圆的位置关系。

(3)了解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及性质(对称性、顶点、渐近线、离心率)。

9.立体几何

 该部分主要为研究空间图形性质的重要方法。主要有空间的直线与平面,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度量关系,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

(1)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①理解空间直线、平面位置关系的定义,并了解可以作为推理依据的公理和定理。

②理解空间中线面平行、垂直的有关性质与判定定理。

③理解两条直线所成的角的概念,二面角的概念,会求二面角。

(2)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

①认识柱、锥、台、球体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并能运用这些特征描述现实生活中简单物体的结构。

②能画出简单空间图形(长方体、球、圆柱、圆锥、棱柱等的

简易组合)的三视图,能识别上述的三视图所表示的立体模型并能够

画出它们的直观图。

③掌握圆柱、棱柱、棱锥、台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

10.概率与统计初步

该部分主要位计数的两个基本原理,随机事件及其概率,随机变量,统计估计和线性回归。

(1)计数原理

 ①理解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和分步乘法计数原理。

②会用分类加法计数原理或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排列与组合

  ①理解排列、组合的概念。

 (2)随机事件与概率

①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了解概率的意义,了解频率与概率的区别。

  ②了解两个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

  ③了解离散型随机变量和它的概率分布,期望值和方差。

(3)统计估计

①理解总体和样本的含义,了解抽样方法。

②掌握样本均值与标准差的计算方法。

(4)线性回归

①了解回归直线的概念,会利用散点图判断两个随机变量呈现的大致趋势。

(材料来源:甘肃建院招生处提供)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jintiesuoa.com/jtszz/8105.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金铁锁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