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餐饮市场正在以极快的速度变革与变化着。新品牌与老品牌、新餐饮人与老餐饮人,大家都在用着各自的方式,来适应行业的发展。
其中,有些变化还在视野之外,也有些变量正在变得流行;有的效应可能会在几年后才能显现,有的将直接影响你的年。
中国餐饮十二件大事
1/
海底捞上市
9月26日,海底捞在港交所上市,是香港近10年来最大的餐饮IPO。经营24年,海底捞拥有多家门店,并在去年破百亿营收,IPO后市值一度破千亿。海底捞的上市,终于让一直笼罩在资本阴霾下的餐饮业再次见到曙光。
在行业研究者看来,海底捞上市意味着:餐饮市场开始进入正规军、集团军全面收割地方市场的阶段,未来连锁餐饮最终会呈现出三种状态——并购他人、被人并购、没有价值。
2/
美团上市
9月20日,美团点评登录港交所。8岁的美团早已经不是很多人印象中的“团购网站”,而是一个互联网超级独角兽。从满足人们日常“吃”的需求,扩展至多种生活服务,是近十年国内最大的互联网平台公司——一个估值数百亿美元的互联网巨头。
这证明餐饮这个古老的行业,依然是现代商业社会增长动力的源泉。品质化、精细化、多样化,这是美团在改善用户体验方面的努力方向。与此呼应,更注重品牌化、更加追求市场细分的企业可以更好发展;而对数量庞大的其他企业来说,不得不面对的考验是盈利能力。
3/
阿里全资收购饿了么
4月2日,阿里巴巴集团、蚂蚁金服集团与饿了么联合宣布,阿里巴巴已经签订收购协议,将联合蚂蚁金服以95亿美元对饿了么完成全资收购。
这是阿里在本地服务方面,对抗美团的下的一步大棋。半年后的10月12日,阿里宣布成立本地生活服务公司,由饿了么和口碑合并组成,这也被视为阿里与美团的竞争升级。
中国最有钱的互联网公司,都花了大力气在餐饮领域,这可能是行业的一种幸事。如何利用这些平台为餐厅所用,还需要探索更多路径。
4/
大牌瞄准社区店
继进商场之后,社区店成为竞争新高地。西贝、呷哺呷哺、麦当劳等多家头部餐饮企业已瞄准社区,并已展开对“最后米”的抢滩行动。
全国服务于社区的餐饮小店,包括门店、网点、流动摊位、大小档口,总数不会低于0万。如此广阔的市场,存在大量品牌化机会,未来社区店将是大品牌的红利。
餐饮品牌进入社区底商,租金会更有优势,回报也会更好。而随着越来越多品牌布局社区门店,势必对传统的夫妻小店带来碾压式洗牌,粗放打法的他们,要么升级,要么被淘汰。
5/
餐厅集体爱上饮品
餐饮业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是餐强饮弱。年,局面悄悄改变:美团点评收录的全国饮品店44万家,这个数量甚至超越了火锅店铺数量。年,饮品市场继续沸腾,喜茶、奈雪、鹿角巷等,都加快了跑马圈地的步伐。
与此同时,传统的餐厅也做起了饮品生意:肯德基新开精品咖啡品牌COFFiiJOY,德克士一口气推出6款柠檬饮,呷哺呷哺推出了新品牌茶米茶,小龙坎推出龙小茶,麦当劳用“第二杯半价”策略卖水果茶,最聚焦的巴奴也悄然推出了多款鲜榨果汁……
加入饮品,并不只是增加一种营收途径。往后延伸一点,是对于消费需求变化的洞察与迎合。从饥饿时代到餍足时代,“饮”的崛起成为必然,早做就是先机。
6/
抖音营销席卷餐饮业
就如同年的微博,年的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jintiesuoa.com/jtsgx/7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