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中秋佳节
阳山的大小超市和档铺都摆满了月饼
琳琅满目的月饼之中
不乏另一种“月饼”的俏丽身影
黄坌秋饼
黄坌秋饼,一直历史悠久。相传很久以前,黄坌老区有一户穷苦人家,日子虽苦但也过得开开心心。话说有一年的中秋节,孩子看到邻居家小孩吃月饼也吵着要吃,但家贫实在拿不出钱来买。为了满足孩子的心愿,聪明的爸妈就用家里的米粉代替面粉,花生、芝麻代替五仁,以蒸代烤,做出了不一样的月饼,想不到这样的饼好吃还好看。他们还把饼分给邻居尝,大家都赞不绝口,纷纷询问怎么做。从那以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自己做着吃,逐渐成为了四乡八邻中秋时节相互馈赠的礼品,传名为黄坌秋饼。
如今,每到中秋节前夕,黄坌几乎家家户户的村民就开始制作秋饼,作为中秋节的“月饼”。正所谓“饼香不怕巷子深”,如果你进到村子里,而村民家里正好又在制作秋饼,不用进屋,你就能远远闻到浓郁的诱人饼香。黄坌秋饼不仅是中秋节的佳肴,还常用作送礼佳品、招呼亲朋好友的小食或茶桌上的品茶小点,也可作为日常早餐。年,黄坌秋饼入选“清远二十大乡村小吃”;年8月,黄坌秋饼在“阳山特色小食”“阳山老字号餐饮单位”评选活动中被评为阳山县“十大特色小食”之一。
点饼成金
—黄坌秋饼的发展之路—
“我喜欢吃,所以也喜欢自己动手做!”家住黄坌街的村民欧美玲,是传统黄坌秋饼制作的第三代传人,做饼已经有14年。她坚持选用优质糯米、粘米、红糖、小壳花生、芝麻等本地上等食材,从浸米、沥水、炒米、打粉、配方、搅拌、印饼、蒸饼到出炉,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细节,她都用最传统的手工制作工艺,匠心独运,精益求精,制作出口感极佳、营养健康又有传统文化内涵的秋饼。她制作出来的秋饼,外观印花精美、独具黄坌特色,口感粉酥,味道香甜,男女老少都喜欢吃。目前,她与时俱进,加强自主创新,积极研发各种不同口味又具有“乡味、乡愁”的新品,供喜欢不同口味的客人选择。
欧美玲用最传统的手工制作工艺,制作黄坌秋饼。(通讯员供图)
今年中秋节前夜晚上23:00,黄坌秋饼加工厂依然灯火通明,屋内欧美玲和几个工人在忙着赶货。“以前哪里想到拿去卖啊,因为喜欢就只是做给自家吃,或是过年过节送点给亲戚。那时候网络还没那么发达,自己不会上网,就算是拿去卖,都主要是熟人买一点,销路打不开啊!”欧美玲一边手脚不停忙着制作秋饼,一边说道。
年以前,欧美玲一直在家里带孩子,全靠丈夫务农的收入养家糊口。年,有一次一个朋友吃了她做的秋饼觉得好吃,鼓励她做来卖。她想着也能为家里增加些收入就试着做些卖。由于做饼做得好,不少人闻名都来找她买,口碑甚好,慢慢的她就琢磨起做秋饼的买卖了。年始,黄坌村委会推荐她参加由黄坌镇政府组织的6场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和电子商务培训,学习农村淘宝和微店营销;年7月,到广西贵港市平南县大玉余甘果公司,现场学习农产品包装、运输、配送等技术,到藤县“互联网+创业”孵化基地,学习优秀创业者在互联网建店、产品上架、店铺装修、推广宣传、网上接单、快递物流、售后服务的模式和成功经验;年8月,成为青年发展现代农业促进会会员,并参加清远市“领头雁”农村创业青年致富带头人培训班,学习互联网农业品牌打造等技术;至今,欧美玲依然经常到各地学习农副产深加工和网络营销技术……
在黄坌村委会和黄坌镇政府的鼓励下,年10月,欧美玲注册成立“阳山县黄坌镇王家粗饼小作坊”;年10月,注册成立“阳山县黄坌镇乡贤种植专业合作社”,主要组织收购销售本社成员生产的农副产品,开展成员所需的运输、贮藏、加工、包装等服务,为成员提供与农业生产经营相关的技术培训、技术交流和查询服务;年1月,注册成立“清远市阳山县黄坌镇优邮农产品有限公司”,主要销售农副产品、食品,网上经营批发零售业;年9月,欧美玲作为阳山县黄坌镇乡贤种植专业合作社法定代表人,与中国邮政阳山分公司签订邮政电商精准扶贫标杆点委托经营协议。
如今,勤劳向上的欧美玲已成为当地秋饼专业生产销售的大户,她现在常年都会生产销售秋饼。借助黄坌镇电商中心的平台,欧美玲的美味秋饼不仅飞出了黄坌,飞出了阳山,更是飞向全国各地。仅年,年销量多斤,年营业额达多元,并为周边家庭贫困的村民提供4-5个临时岗位。欧美玲的秋饼生意越做越大,生活也越过越红火,同时带动更多的村民走上发展本地特色产业之路。
“以前我并不看好在网上卖秋饼,因为顾客和店主彼此见不到,估计没多少人会下单吧。所以最开始美玲叫我一起做的时候,我拒绝了。”家庭主妇欧石英回忆说。“但是现在镇政府大力宣传农特产品,加上美玲的成功案例,我也跟着做起秋饼买卖了,现在顾客越来越多啦,很多都成了回头客!”说完,脸上漾起了开心的笑容。欧石英运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模式,也尝到了秋饼的甜头,用自己的劳动成果增加了家庭经济收入。
饼中窥路
—黄坌镇产业振兴之路—
“产业兴,百业兴”,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黄坌秋饼,从以前的“藏在深山人不知”,到如今的“飞入百千网友家”,它的发展之路,得益于中央的好政策、地方政府的积极引导和大力推动。
“乡村振兴以产业振兴为关键,乡村产业是提升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产业,推进产业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也是我们的首要任务。”黄坌镇党委书记邓俊伟表示,该镇上下以“乡村振兴,责任有我”的积极态度,主动谋划“一村一品,一镇一业”,推动茶叶、油茶、秋饼等各项特色产业的发展。
阳山新自然茶业有限公司,制茶师傅进行茶青萎凋工序。(通讯员供图)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黄坌镇用实际行动着力推进产业振兴。年7月,建设成立“黄坌镇乡村振兴培育基地”,全力打造“互联网+农业”双创示范基地,着力在“组织、人才、产业”三个振兴上下功夫,以“双优计划”为建设宗旨,通过专业培训为乡村振兴优选人才,通过电商将优育产品销往各地,保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内外道路畅通;同年9月,挂牌成立乡村振兴“乡贤之家”,为发挥乡贤力量搭建平台,召开了乡村振兴乡贤促进会,探索乡贤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径;年底,建设成立“七色黄坌农村电商产业基地”,集黄坌特色农副产品经营、邮政农村电商、邮政精准扶贫标杆点于一体,开展公共服务、电商服务、金融服务、寄递服务,为黄坌农特产品走向市场、拓宽销路提供全链条服务;年3月,黄坌镇人大主席邵剑华率队前往英德电子商务产业园和连江口镇连樟村参观学习电子商务和精准扶贫工作情况,并与二者达成共识,计划把我镇主推的特色农产品茶叶、茶油、秋饼等委托当地销售点代理销售,进一步拓宽全镇农特产品的销售渠道;年9月,黄坌镇邮政电商精准扶贫标杆点委托经营协议正式签约,农村电商精准扶贫标杆点正式运营,全镇农产品销售搭上电商快车,助推全镇的产业振兴。
年以来,黄坌镇着力夯实农业产业基础,产业振兴效益明显提高。全力打造本地绿色产业,全镇增种亩油茶、亩三华李、50亩五花果;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53个,家庭农场41个,其中年新增专业合作社3家;积极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累计培育了新型职业农民22个,其中10人荣获县颁发的新型职业农民认定证书,19名退役军人创业;大力鼓励种养殖业,完成清阳金桑种植专业合作社亩桑叶种植、华铭种养专业合作社亩砂糖桔种植、坤成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亩砂糖桔种植的奖补资金申报工作,共获得10万元的奖补资金,切实促进农业提质增效,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着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积极探索“互联网+农业+旅游”的发展模式,现有美丽田园综合体创建试点旱田村锦心生态旅游观光园、“三变”改革示范点梅田村荷花产业及优质水产养殖基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试点山知旅茶园等产业。
邓俊伟表示,下一阶段黄坌镇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相关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推进绿色产业开发,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基地,培育更多优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产业品牌宣传,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三个全域两大攻坚”系列行动。
—END—编辑:阳山网
来源:清远日报
原标题:小秋饼大发展
————————还想看————————
干得漂亮!阳山公安值守丰阳检查站,抓获一名潜逃9年杀人疑犯!
喜大普奔!清远这7条村被省里看上啦!
注意!ETC新的骗局出现了,车主们千万别上当!
《民史》年,阳山投.4万元建成自来水厂
———————————————————
商务合作请加阳山网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jintiesuoa.com/jtsjj/8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