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气
08autumn立秋孟秋时节,宣润肺养胃今日立秋,夏尽头。凉爽伴随着秋的来临,又走过了一季。夏天的多姿多彩,在秋季里沉淀出了金黄色的样貌。秋天来了,再也没有懒惰的理由。夏天因为炎热能够放任自流,但是这注定收获的秋天里,勤劳依然是最秀丽的身姿。那就用我们的满腔热情,付出,收获,去拥抱秋天。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立秋是秋季开始的节气。每年8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度时为立秋。“秋”就是指暑去凉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到了立秋,梧桐树必定开始落叶,因此才有“落一叶而知秋”的成语。从文字角度来看,“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而秋季又是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节,立字解见春(立春)。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立秋一般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季即将来临。立秋(节气)以后,秋后下一次雨凉快一次,因而有“一场秋雨一场寒”的说法。东汉崔寔《四民月令》:“朝立秋,冷飕飕;夜立秋,热到头。”
秋高气爽
暑去凉来
立秋
唐·刘言史
兹晨戒流火,商飙早已惊。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1
立秋三候
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一侯凉风至;二侯白露降;三侯寒蝉鸣”。
一侯凉风至:《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凉风至。西方凄清之风曰凉风。温变而凉气始肃也。《周语》曰火见而清风戒寒是也。
二侯白露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白露降。大雨之后,清凉风来,而天气下降茫茫而白者,尚未凝珠,故曰白露降,示秋金之白色也。
三侯寒蝉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寒蝉鸣。寒蝉,《尔雅》曰寒螀蝉,小而青紫者;马氏曰物生于暑者,其声变之矣。
-END-2
立秋习俗
1、立秋节
立秋节,也称七月节。时间在公历每年8月7日或8日开始。
在周代是日天子亲率三公六卿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并举行祭祀少嗥、蓐收的仪式,(见《礼祀·月令》)。汉代仍承此俗。”到了唐代,每逢立秋日,也祭祀五帝。”宋代,立秋之日,男女都戴楸叶,以应时序。清代在立秋节这天,悬秤称人,和立夏日所秤之数相比,以验夏中之肥瘦。民国以来,在广大农村中,在立秋这天的白天或夜晚,有预卜天气凉热之俗。还有以西瓜、四季豆尝新、奠祖的风俗。又有在立秋前一日,陈冰瓜,蒸茄脯,煎香薷饮等风俗。
2、晒秋
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流行于湖南、江西、安徽等地山区。如今在江西婺源的篁岭古村,晒秋已经成了农家喜庆丰收的“盛典”,篁岭晒秋被称为“最美中国符号”之一,每年吸引数十万人前去赏秋拍摄。
3、食秋桃
在浙江杭州一带有立秋日食秋桃的习俗。每到立秋日,人人都要吃秋桃,每人一个,桃子吃完要把桃核留藏起来。等到除夕,不为人知地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人们认为这样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4、贴秋膘
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因为人到夏天,本就没有什么胃口,饭食清淡简单,两三个月下来,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想吃点好的,增加一点营养,补偿夏天的损失,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在立秋这天各种各样的肉,炖肉烤肉红烧肉等等,“以肉贴膘”。
“贴秋膘”在北京、河北一带民间流行。这一天,普通百姓家吃炖肉,讲究一点的人家吃白切肉、红焖肉,以及肉馅饺子、炖鸡、炖鸭、红烧鱼等。
5、啃秋
“啃秋”在有些地方也称为“咬秋”。天津讲究在立秋这天吃西瓜或香瓜,称“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城里人在立秋当日买个西瓜回家,全家围着啃,就是啃秋了。而农人的啃秋则豪放得多。他们在瓜棚里,在树荫下,三五成群,席地而坐,抱着红瓤西瓜啃,抱着绿瓤香瓜啃,抱着白生生的山芋啃,抱着金黄黄的玉米棒子啃。啃秋抒发的,实际上是一种丰收的喜悦。
6、秋社
秋社原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始于汉代,后世将秋社定在立秋后第五个戊日。此时收获已毕,官府与民间皆于此日祭神答谢。宋时秋社有食糕、饮酒、妇女归宁之俗。唐韩偓《不见》诗:“此身愿作君家燕,秋社归时也不归。”在一些地方,至今仍流传有“做社”、“敬社神”、“煮社粥”的说法。
3
立秋养生
秋内应于肺,肺在志为悲(忧),悲忧易伤肺,肺气虚则机体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易生悲忧之情绪,所以在进行自我调养时切不可背离自然规律,循其古人之纲要“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秋之道也”。
此季宜多食新鲜果蔬,香蕉、梨、胡萝卜、莲藕、荸荠等均可养血润燥,提高抗秋燥、防病的能力。早上喝些盐水,晚上喝些蜂蜜水其实在一年四季都是不错的养生秘方,在立秋后尤其适合,是当季美容养颜、润肠排便的简便良方。
1
养生食谱
糖醋小排骨
猪小排g、蛋清2个、玉米淀粉、白芝麻、白糖、生抽、醋适量。
1、将猪小排斩断,反复浸泡去除血水。
2、往猪小排中依次加入适量生抽、白糖、醋、玉米淀粉、蛋清,用手或筷子充分抓匀,腌制半小时。
3、将腌制好的排骨放入蒸锅中,隔水蒸1小时左右,待排骨熟透之后取出,撒上少许白芝麻即可。
滋阴润燥、益精补血。
沙参玉竹老鸭汤
老鸭1g、玉竹20g、沙参20g、鸡精、盐适量。
1、准备好以上所有食材,将老鸭洗净切块汆水,玉竹、沙参洗干净。
2、将汆水后的鸭块和玉竹、沙参一起放入汤锅中,加入适量清水。
3、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煲2小时左右。
4、加入适量鸡精、盐调味即可。
滋阴清肺、养胃生津、去除虚热。
姜爆鸭
鸭g、姜、青椒、葱蒜、豆豉、辣椒酱、甜面酱适量。
1、鸭子剁块,姜一小块拍破,另外的全部切丝,青椒切丝。
2、油热后下葱姜蒜炸香后放鸭子干爆,直到把鸭子爆的干干的才可以。
3、油8成热,放豆豉,辣酱,甜面酱炒香后放姜丝煸一会,最后放爆好的鸭子、白糖、青椒翻炒几下即可。
滋阴、补虚、养胃、利水。
栗子炖白菜
栗子20g、白菜g、食用油、盐适量、高汤ml。
1、将栗子去皮,切成两半;白菜切成长段。
2、锅中放入适量油,加白菜炒一下,然后加入栗子、高汤(没有可放清水)、适量盐。
3、煮至白菜、栗子熟透即可。
健脾肾、补阴润燥。
百合银耳莲子粥
百合15g、红枣10g、银耳20g、莲子10g、糯米50g、冰糖适量
1、将百合、红枣、银耳、莲子、糯米洗净煮粥
2、熟时加入冰糖食用。
润肺止咳、补中益气、健脾益胃。
秋高气爽,应开始“早卧早起,与鸡具兴”。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此外,在这个时节进行健身锻炼,应该避免运动量过大、活动过于剧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又一个美好的季节要来了……落叶纷飞到立秋,烦恼随风心无忧,天高云淡人从容,山重水复逍遥游。落叶知秋,情谊如酒,风渐凉时无喜更无忧。岁月流走,蓦然回首,一声问候醇绵依旧。
立秋
左河水
一叶梧桐一报秋,稻花田里话丰收。
虽非盛夏还伏虎,更有寒蝉唱不休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END-
排版:邹珊珊
文字:甘小丽
审稿:王晓东
团结、博爱、济生、惠民
厚德、精术、传承、创新
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