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龙骨牡蛎汤合桑杏汤、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盗汗症
某男,38罗,机关干部。患者部队服役期间,一年秋季,参加米长跑比赛,争得第二名,嗣后出现咽喉干燥,白天劳则多汗,夜间盗汗,每日半夜后全身尤以上半身汗出为多,凌晨3点钟醒来,擦干汗液,换去湿衣,再次入睡,安然无恙。
精神、饮食、二便均正常,无咳嗽咳血,无心慌气短,历时13载,未曾间断,中西医药治疗无效。
查血尿常规化验正常,血沉、血糖亦在正常范围,X线胸片:心肺正常。
咽弓慢性充血,扁桃体不肿大。
自古皆以“汗为心液”,验之临床未必尽然,夫汗自皮毛而出,皮毛有调节体内温度,排泄废物之微妙功能。肺居上焦,主皮毛而统诸气,正如《内经》所调“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也,若毛闭塞,或毛窍开阖失常,均可致病。
观乎麻黄汤辛温发汗,治伤寒无汗恶寒;桂枝汤调和营卫治伤风有汗恶风;玉屏风散,益气固表,治气虚多汗,无一不是调整皮毛功能而宣展肺气。此谓“汗为肺津”,不亦宜乎!
该患者长跑争胜,汗出如浴,秋燥伏肺,迫津外出,以致津不能内守,皮毛不能固摄而致盗汗不愈也。
处方:。
桑叶50克,杏仁10克,沙参20克,麦冬10克,黄芩10克,玄参15克,玉竹10克,桂枝6克,白芍15克,龙骨(先煎)30克,牡蛎(先煎)30克,甘草5克,大枣5枚,生姜3片。
每日1剂,水煎服。
5剂,盗汗大减。
继服10剂,霍然而愈,迄今未发。
按:
汗为心液,自古定论。而今提出“汗为肺津”的新论,从肺与皮毛的生理、病理及汗液排泄的原理进行阐述,论证有据,不知专家学者以为然否?桑叶治盗汗,《本草纲目》早有记载,现代临床亦有介绍,应重视之。李时珍《本草纲目》论桑叶治劳热咳嗽,清肺热。本例患者病程13载,服药10余剂,竟病告痊愈。(徐立婷)
看医案,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jintiesuoa.com/jtspz/7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