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了,各种盘点开始多了起来,今天我就来说说我心目中的车圈十大话题人物,大家伙都来围观啊!看看和你们心中的答案是否相符呢?
李斌:年最惨的人
自燃、召回、裁员、股价暴跌,这些负面消息陪伴蔚来汽车度过了整个,李斌作为蔚来汽车的创始人、董事长兼CEO,自然给人比较惨的感觉。今年10月,一篇名为《蔚来李斌,年最惨的人》的文章发布后,李斌更是坐实了年最惨的人。
但也许是这篇文章把李斌和蔚来汽车写的太惨了,李斌怕对公司不利,于是两次出来解释自己并没有那么惨。
另外,从销量数据来看,蔚来汽车也不算惨。年1-11月,蔚来汽车累计交付量约1.74万辆,在造车新势力当中能排进前三。从今年9月到11月,蔚来汽车的交付量更是迎来了“三连升”,使公司的现金流状况得到极大改善。
所以李斌绝对不是年车圈最惨的人,在我看来下面这位比他惨多了。
贾跃亭:骚操作不断
年,贾跃亭的FF91还是没有任何要落地的迹象,很多投资人都对其越来越不看好,这使得法拉第未来的融资变得非常困难,老贾不得已卖了一块地,还辞去了法拉第未来CEO一职。
法拉第未来新CEO是很有造车经验的毕福康,他的到来能加速FF91的落地,另外这张新面孔也能吸引来投资。
公司这边的问题暂且缓解一些,老贾还得想着自己的债务问题。为此,老贾递交了个人破产重组申请。一旦成功,老贾可以用美国法院认可的全部个人资产换取自由,这样就可以安心回国,并把法拉第未来也带入国内。
可债主们并不买账,认为老贾递交的资产有问题,便找来权威机构去调查,结果这里面确实问题较大,破产重组过去两个月了,依然没个结果。
许家印:有钱真的可以为所欲为
别的企业进入造车领域是从PPT开始的,许家印的企业进入造车领域是从买买买开始的。
许老板今年突然有造车的打算,早些时候入股了贾跃亭的法拉第未来,但双方不知因为什么最后不欢而散。
在这之后,许老板似乎对造车这事动了真格,先是以.9亿成为广汇二股东,然后注资1亿成立充电公司;接着又以9.3亿美元并购NEVS,还花10.6亿收购卡耐新能源58%股份;今年最后两次撒钱,是以1.5亿欧元入股柯尼塞格,以及20亿美元成立恒大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许老板为造车这事已经投入了多亿元。而通过这些买买买,恒大也具备了整车研发、制造、生产和销售的能力。对于有钱人的造车就是这么随随便便。
魏建军:有胆识、有远见、有魄力
年,长城汽车在魏建军的带领下,做了很多大手笔的投入。比如发射火箭、打造新一代的发动机、开放首家品牌体验中心、在俄罗斯建厂等等。
尤其是在俄罗斯建厂这事,和以往自主品牌在海外以KD件组装的生产方式不同,长城的海外工厂是拥有冲压、焊接、涂装、装配、系统零件的全工艺汽车制造厂。
一顿猛操作后,长城汽车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有了显著提升,面对车市寒冬,哈弗品牌1-11月累计销量95.4万辆,同比增长3.81%,依然交出满意成绩单。
不得不说魏建军是个有胆识、有远见、有魄力的领导者,对未来自主品牌的发展方向看得非常透彻。
埃隆·马斯克:又不安分了
在年,特斯拉首次盈利了,这和马斯克的跑前跑后不无关系。
在这一年里,特斯拉中国工厂的建设也非常顺利,国产Model3可能提早交付到用户手里。另外,特斯拉在德国建厂的地址也已选好。种种迹象表明,马斯克正在带领着特斯拉往好的方向发展。
可就在今年年底的时候,马斯克又不安分了,发布了电动皮卡Cybertruck,该车造型另类,发布会现场还翻了车,华尔街普遍不看好,导致特斯拉的股价下跌很多。
马斯克还真是一个让人难以捉摸的人,很多奇特的想法,都让特斯拉的发展充满不确定性。
西川广人:人生大起大落
去年,戈恩因贪腐问题,被日本东京地方检察特搜部逮捕,同一时间,日产汽车罢免了他的董事长职位。
戈恩事件中,西川广人被视为最大的幕后主角,不少人认为是因为西川广人想上位,才将戈恩给举报了。果然在戈恩被拘几个月后的董事会上,西川广人被提议为日产汽车董事长,距离权力的顶峰仅一步之遥。
时间来到年,在西川广人即将圆梦时,他也被爆出了贪腐问题,毕竟给戈恩当了十年的助手,如果戈恩真有贪腐,他能不知情或是没好处?
最终,西川广人也没能成为日产汽车的新董事长,且结束了自己为日产契合鞠躬尽瘁40年的职业生涯。不得不让人感叹人生真是大起大落。
玛丽·博拉:谁说女子不如男
如果对年最忙的车企CEO进行一个盘点,玛丽·博拉绝对能进前三。
博拉掌权通用汽车后,成为了媒体的宠儿,原因在于她是全球大型汽车集团中唯一的女性掌门人。
博拉也的确没有让人失望,用实力验证了“谁说女子不如男”这句话。在她的带领下,通用汽车进入快速转型期,看看福特和克莱斯勒的“迟钝”,你就知道博拉的决策有多么正确。
另外,博拉还给对抗贪婪的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另一边还有和菲亚特·克莱斯勒的官司要打,这些事情全部集中在一起,但被博拉处理的井然有序,真是一位让人佩服的女人。
尹同跃:奇瑞“混改”落地
奇瑞汽车给我的印象是从不缺乏技术,可是现在混的越来越没有影响力了,真是一副好牌给打烂了。
这病根在于奇瑞汽车的国企身份上,各方利益交织、构成人员复杂,极大的制约了奇瑞的发展。所以尹同跃执行了奇瑞‘混改’计划。
奇瑞“混改”后,一是资金充裕了,二是人员得到简化,整个组织的运转效率会有显著提升。
迪特·蔡澈:光荣退休
蔡澈老爷子是为数不多能让我印象深刻的车企CEO,不单是因为他是奔驰汽车的CEO,还在于他那标志性的大胡子。
在年5月,蔡澈老爷子辞去了奔驰汽车CEO一职,结束了自己在戴姆勒集团42年的职业生涯。蔡澈老爷子的告别会上,那是人山人海,掌声雷鸣,感谢他将奔驰汽车带出低谷。
年,蔡澈老爷子刚接手奔驰时,奔驰已被宝马和奥迪超越,他立马进行了一些列的改革,将公司的重点放到发展汽车业务上。年,奔驰汽车的销量立马有了起色,重新赢回了全球豪华车冠军位置,至今已经三连冠。
费迪南德·皮耶希:传奇谢幕
年8月,“大众之父”皮耶希逝世,享年82岁。
皮耶希是保时捷及大众创始人费迪南德·保时捷的外孙,后来成长为家族的第三代继承人。大众汽车在他的带领下不断发展壮大,在他任职期间,大众直接或间接拥有着12个汽车品牌的控股权,建立了史无前例的汽车帝国。
不过皮耶希这个人比较固执,做事有些独裁,在职业生涯晚年和大众闹翻,被迫退休。但无可否认,他为大众集团和德国汽车工业做出了十足贡献。
以上就是我心目中的车圈十大话题人物,大家认为还有谁是有实力但没有入选呢?
?,由六组数据看自主车企的变迁圣诞已过,元旦将至。不知不觉中,即将画上句号。
按照通常的公元制纪年规则,将一个世纪以连续的十年为阶段进行划分的做法,我们称之为“年代”。这就意味着,当年的新年钟声敲响的时候,并不仅仅意味着年的结束,对于国内汽车行业来说,更代表着一个全新“年代”的来临。
未来需要展望,过往也值得回顾。
至少,我们都是过去十年汽车圈变迁的见证者,甚至是亲身经历者。
年,是国内汽车市场的重要拐点。这一年,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万辆和.48万辆,同比增长48%和46%。也正是在这一年,中国以多万辆的优势,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也成为了全球最大汽车消费市场。
与此同时,也是在年,中国自主品牌也逐渐开始搞技术、抓品质、树品牌,在与合资车企的市场竞争中由守转攻…
10年变迁——自主车企销冠
年的自主销冠是谁?如果客观一点讲,五菱神车在那时可谓神一般的存在。但是,如果非要给企业“定性”,上汽通用五菱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车企。年,比亚迪汽车还没有自封“新能源汽车引领者”,当年,其以台的销量,稳坐中国自主车企冠军宝座。
年,比亚迪已经在新能源市场换道驰骋,吉利则成为了连续三年的自主车企销冠。十年间,吉利汽车通过收购沃尔沃,整合资源技术,严抓品质,重构品牌形象,获得了消费者认可的同时也赢得了市场。数据统计,今年1-11月,吉利汽车总销量达到万辆,尽管同比下滑13%,但完成万辆的年销量目标基本已无悬念。
10年变迁——自主车型销冠
年,自主品牌车型一哥是谁?按照细分市场来分,十年前的汽车市场大致分为轿车和SUV两类。年当年,自主品牌轿车中,比亚迪F3(参数
图片)以台的销量力压所有轿车,获得了当年轿车市场的销冠。
SUV方面,彼时长城SUV的哈弗(参数
图片)系列车型,以台的成绩,获得了SUV市场的销冠。但是,如果按照具体车型计算,奇瑞瑞虎3(参数
图片)在当年的销量为台,是销量最高的单一车型。
年,自主轿车顶着合资轿车的市场下压,在寒冷车市中顽强地生存着。我们看到,在轿车销量排行榜前20位的榜单中,仅有一款自主轿车的身影,那就是吉利帝豪(参数
图片)。数据显示,年1-11月,吉利帝豪的累计销量为台。
SUV市场中,哈弗H6(参数
图片)是常年的销量霸主。今年前11个月,哈弗H6以台的销量,超过第二名博越(累计20万台)14万台,毫无悬念的蝉联了销冠。
10年变迁——汽车单价
年自主品牌什么车最贵?按照乘用批量生产的维度来看,当年最贵的自主车型当属荣威。这款顶配价格达到了25.88万元的自主轿车,在那时还是一副“英伦”模样。
年,随着电动化和自主品牌冲高端的发展,自主品牌也出现了很多价格突破50万大关的车型。目前来看,前途K50以75.43万的价格,成为了所有自主品牌量产乘用车里单价最高的车型。
10年变迁——自主市占率
年,尽管在产品实力上自主品牌车型并不能与合资产品相抗衡,但是,彼时的国内汽车市场并没有现在竞争那么激烈。年当年,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市场份额约为44%左右。
年,事实上是国内车市“洗牌”的一年。在这一年里,面对合资品牌的市场下探,很多自主品牌已经逐渐被边缘化。根据乘联会发布的数据显示,年1-11月,自主品牌市场份额仅剩37.7%。
10年变迁——自主品牌出口量
年,可以算作自主品牌布局海外市场的起始点。这一年,自主品牌乘用车出口量为14.96万辆,占全年产销量的1%左右。
年,很多自主品牌已经走上了国际化的道路,更有不少自主车企不但出口海外,更在海外建立了工厂和研发中心。根据乘联会的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自主车企出口数量就突破了万辆,占累计产销量的6%。
10年变迁——新能源汽车销量
年,不光是国内,就算是国际市场,新能源仍然是一个陌生的领域。那时候,国内几乎没有一款纯电动车、插电式混动车。因此,在那时,丰田普锐斯就是大家最熟知的“新能源”车。大约到了年的时候,国内混合动力车的销量也仅为台左右。
年,在经过了十年技术更迭,补贴政策红利之后,国内新能源市场经历了飞速发展期。年开始,随着各家主流自主车企纷纷布局新能源产品,以及众多造车新势力的涌现,如今,新能源车市来到了百万量级。年前11个月,国内新能源车销量就已经达到.3万辆,其中绝大部分销量来自于自主车企。
回顾过去的十年,自主车企有太多的“变”与“新”;展望未来的十年,自主车企又给人满满的期待。不可否认的是,当汽车“新四化”成为全球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自主车企也将拥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不管怎样,这世界变化之快,一定超出我们的想象。到年,自主车企又会给我们怎样的惊喜,拭目以待。
“9成创业公司熬不过前3年”陆奇:原因不是缺钱来源投中网
硅谷资深创业者本·霍洛维茨曾这样形容他的创业生涯:“在担任CEO的8年多时间里,只有3天是顺境,剩下的8年几乎全是举步维艰”。
诚如他所言,创业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只是到了年,这件事似乎变得更不容易了。
据公开数据显示,截至12月24日,年关闭的创业公司达家,其中,还不乏淘集集、熊猫直播、暴风影音等在内的昔日明星企业。
当复盘这些企业的死亡原因时,外界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融资难”的问题。事实上,不止上述企业,对于整个创投圈来说,年都显得格外寒冷。
根据CVSource投中数据显示,年前11个月仅有家企业拿到了融资,不足去年的1/2。融资收紧,资本趋于保守,明星企业尚无钱可拿,早期初创企业所面临的形势则更为严峻。
某初创企业创始人对投中网表示:“年特别难的一点就是融资,资本变得保守,越往后期轮次走,早期创业公司拿到融资难度加大。”而对于大多早期初创企业来说,缺钱,很可能意味着公司的寿命无法延续。
年的资本寒冬可谓给创业者带来了不小的阻碍,但寒冬却从来不是创业失败的原因。事实上,除了融资难题,从0到1创办一家企业更是需要解决无数棘手的问题。
某初创企业创始人提到,除了融资,初创企业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比如很多创业公司遇到的第一道槛——在低成本获取用户上总是要走很多弯路,核心团队有时会对业务发展方向有分歧,初创企业也很难招聘到独当一面的人才...某投资经理也深有体会,认为初创企业不仅需要解决拿融资、搭建团队等基础问题,更要注重产品质量、是否对口市场、用户体验等种种难题。
纵观国内的创业团队,多靠自身摸爬滚打积累经验,少有专业而具体的指导。某创业者向投中网表示,初创企业其实是迫切需要一些支持和帮助的,比如是不是可以建立一些渠道,和这个领域的先行者建立关系,防止新进企业走弯路,错路。某投资人也认为,对于初创企业而言,不仅需要业务和逻辑的梳理,更需要帮助对接投融资以及修改BP、路演等,以弥补企业的短板,强化了初创企业对业务和市场的理解。
对此,前百度集团总裁兼首席运营官、YC中国创始人陆奇在接受晚点采访时也曾表示;“对创业者来说钱不是最重要的,能投钱给他们的人很多。重要的是你能给创业者带来的能力提升和有价值的资源。”
将目光投到国外,在这方面做得比较突出的就是YC,YC是近10年早期创投领域中最成功的创业加速平台。过去的14年里,YC一共加速了多家创业公司,聚集了超过0名创始人。所有项目的总估值已超过亿美金,包括20家市值过10亿美金,和家市值过1亿美金的公司。
“目前还没有出现哪个真正能将YC本地化的机构。这不是一个传统的早期投资人或者加速器能够实现的,虽然这些都很有价值。但与YC提供的价值很不一样,必须要手把手很重地帮助创业者解决问题。”陆奇称。
陆奇要做的,就是将YC模式中国化,而奇绩创坛就是其付出实践的载体。
11月21日,在YC创业营结营仪式上,YC中国创始人陆奇宣布,奇绩创坛将接棒YC中国,用完全本地化的YC模式专注地服务好中国早期创业公司。
作为早期创业生态圈的新物种,奇绩创坛主要向创业者提供像Co-Founder一样,高价值的服务。投入近3个月的时间,与创始团队一起高强度地工作,手把手通过定制辅导,高强度、高效益的提升每一个创业企业的核心能力,特别是产品与市场匹配的加速,以及在路演日获得下一轮融资的机会。
具体来看,奇绩创坛也对YC模式进行了多维度的本土化落地,同时保留了最核心的内容。
首先,奇绩创坛与YC的投资结构与准入标准不同。投中网了解到,YC美国为每家初创公司提供15万美元的投资,换取其7%的股份;而基于中国的创业环境与商业环境,奇绩创坛的协议标准20万美元换取5%的股份。此外,在面试与评估创业团队的问题设置、尽调与创业营环节,其也做了不一样的调整。
在奇绩创业营,陆奇博士、栾运明(COO)和曹勖文(合伙人)会每周与项目创始人通过officehour进行沟通,帮助他们做出产品、技术、市场、融资等方面的关键性战略决策。在奇绩创坛第一期的22个项目中,经过十周的孵化加速后,将近三分之一的项目在路演日后的一周内获得了新一轮融资的TS(投资条款)。
除了投资和创业营加速,奇绩创坛致力于搭建一个早期创业生态,降低创业成功的门槛,提高创业成功的可能,最大化地为创业者创造价值。
变态的轻卡轻量化,全车都用铝合金材质,自重轻了价格也上去了
蓝牌轻卡的日子是真不好过了。5月21日被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曝光轻卡空车超重问题,使得蓝牌轻卡市场被肃整了一番,超重车都不敢上牌也不敢买。到5月31号,《收费公路车辆通行费车型分类》修订方案又来了,用了十几年的高速公路收费方法重新做了调整。
新收费方案里面,对卡车影响最大的是计重收费变成了统一按车(轴)型收费,不管是空车重车,过路费一口价。其中很重要的一个调整是把两轴车进一步细分为两类,车长和最大允许总质量作为第二指标。1类货车就是车长小于6米,总质量小于4.5吨的两轴车;2类货车是车长大约6米,总质量大于6吨的两轴车,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蓝牌车”和“黄牌车”。
新的高速收费标准实施,前提条件就是不允许车辆超载,所有车型都必须严格按照法规限值装载,其中就包括蓝牌轻卡,目前已经确定年1月1日全国高速公路实施新的标准。
这对蓝牌轻卡产生的影响可就不小了,除掉自重,一辆最大允许总质量4.5吨的蓝牌轻卡能拉的货物也就一两吨,除非超载不走高速。
轻量化成蓝牌轻卡唯一出路。
那么一款蓝牌轻卡,到底能在哪些方面减重,极致在哪里呢?
跃进C不惜成本用铝合金材料跃进在今年武汉商用车展发布的纪念版C轻卡可以看作是轻卡轻量化减重的极致代表之一,底盘和各个零部件都大量应用铝合金材料。首先是后视镜支架,传统都是钢铁材质,跃进用的是铝合金材质,左右两根后视镜支架减重虽然有限,但这也说明跃进在轻量化上面下了很多功夫,连这种小细节都不放过。
常规的轻量化减重部分就是铝合金轮圈,6个车轮全部都是铝合金轮加真空胎,重量大概可以减重45公斤。
底盘左侧是铝合金材质油箱,铝合金储气筒在车架内侧。
车尾可以看到,后护栏全部都是铝合金材质,甚至车架最后一根横梁都是铝合金,这种配置实属少见,不知道再进一步是不是整个车架都换成铝合金材质。
尿素箱和发动机空滤都在底盘右侧,仔细看固定它们的支架,全部都是铝合金材料,而不是传统的钢铁支架。
动力部分搭载的是上汽“V”动力发动机,也就是上柴SC28RQ6发动机,最大功率马力,最大扭矩NM,符合国六B排放标准。这款上柴发动机轻量化方面一个亮点是用了铝合金缸盖,铝合金飞轮壳,可以降低部分发动机自重。
与发动机匹配的是一款马瑞利(Marelli)6挡AMT变速箱,可以自动换挡,也提供手动模式,驾驶室内采用旋钮式换挡机构控制挡位。变速箱外壳全部都是铝合金材质,减重约26公斤,为整车轻量化做贡献。
动力顺着变速箱再往后就到了传动轴,银闪闪的材质大家也猜到了,铝合金传动轴。这样的传动轴可以比传统传动轴减重大约12公斤。顺带着后驱动桥的主减速器外壳部分也是铝合金材质,也能减重12公斤。
而在悬架方面超越C做的就比较保守,前桥8片钢板,后桥6+6片钢板,做的还不够轻量化。据了解,跃进是有复合材料制成的叶片弹簧,重量可以比传统钢板大约轻一半。
小结:最终,跃进C的底盘自重大约在公斤左右,自重控制的比较理想。但是大家也都看得出来,大量应用铝合金材料很难控制成本,产品售价肯定无法做到非常亲民,更别说传动轴、主减速器外壳等换成铝合金材料的耐用性问题。
帅铃Q6多种材料综合减重同样是国六车,江淮帅铃Q6也有一款全新的轻量化车型,在减重措施上就更加的亲民一些,不会让人感觉高不可攀。首先从轮胎螺丝数量上就能看出来这款车是轻量化的车型,只有5颗螺丝,一般的轻卡都是6颗螺丝。全车7.00R16的小规格轮胎自重会比大规格轮胎轻一点,还能有效降低底盘高度,方便搬运货物。
前悬架只有3片钢板,后悬架3+2片钢板,标准的少片簧悬架搭配。需要注意的是钢板吊耳结构也做了些调整,简化结构取消黄油孔,同时钢板末端位置也变到了吊耳上方,进一步降低了悬架高度,底盘高度变得更低一点。
在材料应用上,帅铃Q6和跃进C一样用了些铝合金零部件减重,比如车身左、右和后侧的护栏都是厚实的铝合金材料,不但减重效果好,视觉效果也美观。
升油箱是塑料材质,储气筒为铝合金材质,减重效果和跃进全铝零件差不多。
动力总成方面,帅铃Q6国六车搭载的是安康3.0发动机,最大功率马力,最大扭矩Nm,发动机在轻量化方面做的也很到位,净重只有公斤,油底壳为铝合金材料。
匹配的LC6TB手动6挡变速箱外壳采用铝合金材料减重。后驱动桥桥壳采用3吨压力机一次冲压成型,在保证承载力的前提下让桥壳能做的更薄,同时江淮对桥壳进行了优化减重。
小结:江淮帅铃Q6原厂栏板货箱用高强度钢制成,横梁还做了打孔处理减重,一系列从底盘到上装的减重措施让它自重控制在公斤左右(含货箱),自重水平也不错。
总结:蓝牌轻卡4.5吨的上限几乎是不可能改变,至少最近几年不会改。即便是各个厂商不惜成本做足了轻量化,最终的自重也会在2吨以上,合法装载的吨位也就2吨左右,蓝牌轻卡的极限就在这里。还要继续减重,那将改变轻卡的形态,驾驶室宽度缩窄,底盘尺寸再缩小,如此缩水下去那和微卡的界限就越来越模糊了。大家觉得蓝牌轻卡该何去何从呢?
所有赚钱套路就3个:底层收智商税、中层找接盘侠、上层玩金融这不是快速发展的阶段了,各行业领域都无死角饱和了,增量起不来的结果,就是存量间的互相转移,全世界都一样。
咱们那几位明星大佬,谈来谈去还是什么“新零售”、“智慧零售”、“无界零售”,什么这个度、那个狐、什么团的,说到底都是帮着企业主搞流通的,帮企业主薅消费者的羊毛。
什么团啊、零售啊怎么说也算商品流通,还算是个正事,但事实是大佬们现在主玩的都是金融:什么这个白条那个白条的,这才是大佬们赚钱的核心手段。
大佬们玩法这么单一,下层的小鱼小虾能玩啥?底层吃瓜群众不要信什么创业培训了,都是瞎扯淡。
没有新科学技术,没有新的经济动能,没有增量,只有存量竞争,说白了就是互相玩,财富互相转移,穷了这家富了那家,有份工作就好好干,不想工作就尽量把钱投入资产。
什么共享模式啊、新能源啊最后一地鸡毛,现在看5G可能有希望,但不关老百姓事,人生有几个20、30年去等待啊?
在没有新的科学技术引领新经济浪潮之前,赚钱套路逃不出以下三种:
底层赚钱套路:收智商税核心:信息不对称。模式:诓。
收智商税发展到现在有很多很好听的名字,其中典型的一个叫知识付费。
说实话,除了应用学科外(比如医术),占比最高的知识付费都是玩虚头巴脑的东西,什么创富课、经济课、心灵课、人际关系、情感关系、职业规划等等。
这些领域光张嘴吹牛就可以了,因为没什么实打实技术,无外乎都是思维上的套路,玩的就是刺激和牵制看客的欲望——“你想要怎么样,学了我的东西你就会怎么样”。
真金白银的东西很少:
一是“导师”们也未必知道什么是真相,这个占比很大,毕竟骗子多;
二是有些有货的导师,真货也大多不会告诉你。
比如:
经济——本质在于政治;不谈政治只谈经济纯属瞎掰。
创富——本质在于利益分配,利益分配在于各领域政策。任何创富培训不讲某个领域的利益分配法则都是瞎掰。
心灵、人际关系、情感——导师们玩的就是满足观众“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而已,人际关系上怎么玩朋友玩情商,情感上怎么驭夫或者驭妻。不学这些还好,学了社会更乱,而且也没啥使实用价值,除了满足观众私心让其获取共鸣爽一爽之外。
职业规划——99%的人一生就是一只羔羊,唯一的作用就是给虎狼薅羊毛,你规划个屁的职业啊,更好的规划自己被薅?有那精力还不如研究研究什么叫社会薅羊毛法则。
收智商税是个百试百灵的赚钱套路,尤其是互联网时代,信息流通更容易,收智商税在网上就可以收了。
很久以前玩的是线下;
然后互联网来了,玩文字流,1根网线加PPT,有的连PPT做的档次都特低,也能骗到钱。
现在是视频流,PPT上加点声音,或者露个脸在那义正言辞的瞎说。
尤其是现在自媒体培训,最典型收智商税的套路,看着“导师”们的气质感觉很多高中都没毕业,眼神里带着市井的睚眦之气。学员们一脸朝气和憨厚,自身本来咬文嚼字能力就弱,非要做梦靠文字发家…
知识要想卖得久,你自身思想先要有体系,有深度啊。
卖知识=颠覆人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没这水平走不远,最后都给各个平台和高中没毕业的“导师”做了嫁衣。
知识付费当“导师”义正言辞瞎说,也是很费精力功夫的,都是辛苦钱,赚的都是哄人的功夫,比哄孩子要累。
中层赚钱套路:找接盘侠60、70年代的生意人,都懂的一个赚钱秘诀:就是走在“模仿”的前面。
人都是分圈层、阶层的。
圈层之间是一个下层不断模仿上层的关系。
下层圈子努力模仿上一级圈子的一切行为,从衣食住行到行为模式,而上一层圈子努力摆脱下层的“模仿”,追一步,跑一步,一追一跑,永无止境。
生意机会就在此产生了——模仿就是接盘。
赚钱就是拿着上层玩剩下的东西,去下层接盘侠。
国内高层模仿国外贵族,国内中产模仿国内高层,四五县模仿一线中产,乡村模仿县城和省会。
现在最大的接盘侠群体是中产阶级——人傻积蓄多能干活。
中产阶级模仿上层阶级:
衣着寻求名牌武装自己,但兜里钱紧张还穿不起,就出现了什么ZARA之类,还弄了好听的名字叫“快时尚”,没钱穷装的委婉说法。
饮食-各种口味名店;
读研读博士——学历就是个商品,上层人已经玩剩下了,没啥含金量了,中产特别重视,智商永远追不上上层人,只会模仿。
学习钢琴小提琴芭蕾舞——上层现在都不玩这些了,这是一种纯奢侈消费,没什么价值,钱太多没地方花玩玩可以,中产阶级却拙劣的模仿,就好似弹钢琴等于跻身上层一样,钢琴弹得好在火锅店门口伴奏赚钱吗?
出国深造——在30年前,上层人早已玩腻了,现在人家出国深造是造关系,政治需要,中产阶级拙劣模仿,好似出国就步入人生巅峰一样,事实证明没什么卵用,孩子出国多半是父母积蓄的一种高级败家。
在这些模仿里,生意机会就有了:出国中介、艺术培训、各种伪奢侈品、学区房….
走在“模仿”前面的生意,相对轻松点,只要能抓到“模仿”的关键点,有本钱+个把年月+苦心经营,大概率打造一台赚钱机器,“模仿”这种风行一般时间都会持续个十年二十年,尤其是层级越高的模仿,比如对西方贵族的崇拜和模仿,这里面的生意机会能持续个几十年甚至上百年。
高层赚钱套路:吹泡沫前面的赚钱套路,还停留在“挣钱”和“赚钱”的阶段。都是辛苦钱。
最高级的套路莫过于吹泡沫了。
这套路玩法西方走过近两百年。无外乎两个玩法:
放贷和炒资产。
好听的叫法是什么什么惠金融和什么什么投资。
都是吹泡沫,钱这玩意就是个数字,只要有方法吹,就能把它吹大。
低级思维看钱,是各种累、付出所得的回报;
高级思维看钱,钱就是个数字,不用干活不用付出,只要找到“吹泡”的机会就能把钱吹多。
放贷玩的是复利,资本做大了必玩放贷,看市面上各种白条就知道了,这才是大佬们的核心利器,所谓的公司本职业务都是表面。这个小老百姓也玩不了,不谈。
这里重点说的是炒资产,小老百姓想发家致富,只能靠这个。
资本主义的核心在于资本,资本的核心在于资产价格,赚取资本的核心是吹大资产价格,俗称泡沫。
假设整个社会只有ABC三个商品,总价值元,每个商品原本价值。努力把A商品吹高价格,吹到元,总价值不变,那么另外两个商品只值50元。但这么玩太明显,所以现实上是多发元货币,这样A价值元,B和C各价值元。大家都涨了,只是A涨得多,这个大家可以接受,但A涨了,B和C降了,大家就接受不了…
A玩的差不多了,就该换B玩了,吹高B,然后卖出找接盘侠,然后再换C玩。
在这个生意里,只需提前买入即将吹高的资产就可以了。
只要玩资本的地方必有泡沫,没泡沫叫资本吗?所以那些专家分析某某资产到底有没有泡沫之类的文章,纯属睁眼睛说瞎话,混淆视听赚流量收智商税。
对于某个领域吹资产价格来说,古董字画虚拟币等等,就不多说了。
对于全民来说,十五年前,最好玩的是房产,今天,开始划分,最好玩的是一线核心地段可租可售可流通的房产,这个玩差不多了,下一个不是轮到股市就是农村土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