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多糖研究的深入,多糖的多种生物活性逐渐被发现,其不仅具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而且来源广泛,毒副作用低,是一种理想的药品和保健食品开发来源。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利用多糖与铁配合生成多糖铁配合物,这类有机配合物对胃肠道刺激小、生物利用度高,并且当配合物中的铁脱离配体多糖后,多糖的多种生物活性在体内也可发挥功效。
因此,河北科技大学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的景永帅、张瑞娟、张丹参*等人采用三氯化铁共热合成法对北沙参多糖进行结构修饰,得到北沙参多糖铁配合物,并对其理化性质、结构特征和生物活性进行表征和分析,为北沙参多糖铁配合物作为补铁剂提供理论依据。
1、北沙参多糖的提取率和单糖组成分析
北沙参经乙醇除脂、水提醇沉法制备后,得到北沙参多糖为4.6g,提取率为18.4%。北沙参多糖经完全酸水解后,用HPAEC-PAD分析,与标准单糖的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保留时间和峰面积对照,结果表明:北沙参多糖由葡萄糖和甘露糖组成,其物质的量比为1.00∶4.25。
2、北沙参多糖及其铁配合物的理化性质和结构特征
多糖铁配合物中铁含量测定
根据标准曲线得到标准曲线方程:y=0.x+0.,R2=0.,其中y为吸光度,x为Fe2+质量浓度。由标准曲线方程计算铁含量,北沙参多糖铁配合物中铁质量分数为19.31%。
紫外-可见光谱图谱分析
北沙参多糖在nm和nm波长处无吸收峰出现,说明样品中不含有核酸和蛋白质。在紫外区,多糖铁配合物的吸收强度明显比北沙参多糖的吸收强度强,推测可能为铁离子与多糖中的羟基发生了络合反应。
红外光谱分析
修饰前后的红外图谱主要特征吸收峰未发生显著改变,说明铁配合物修饰未破坏其基本结构。cm-1附近为多糖分子中羟基的伸缩振动吸收峰,修饰后,峰形发生变化,可能因多糖的羟基参与了络合反应,这与紫外-可见光谱分析结果相一致;cm-1左右为C=O的伸缩振动吸收峰,修饰后吸收峰减弱,可能是多糖的C=O与铁离子配位造成的;~cm-1范围内是C—O的伸缩振动吸收,修饰后吸收峰减弱,推测可能是C—O键参与了多糖与铁的络合,或是因为氢键之间的相互作用;cm-1和cm-1附近的吸收峰增强。
透射电镜分析
黑色斑点是铁核,外围电子透明的亮区即北沙参多糖,铁核在多糖中分布较分散,大小不一,还比较规则,直径在~nm范围。
热重分析结果
01北沙参多糖热重分析
图谱主要特征为有1个吸热峰1个放热峰,53℃的吸热峰是由多糖中的吸附水升华引起的,.84℃为多糖分解的放热峰。由TGA曲线(实线)可知,北沙参多糖的热分解曲线分为两个阶段,第1个阶段为27~℃,此阶段失去的主要是水,质量损失率为7.%;第2个阶段为~℃,在~℃区间,多糖快速质量损失,在~℃质量损失速度减慢,此阶段的质量损失率为66.7%,说明在该温度区域,多糖发生了分解,化学键受到了破坏。
02多糖铁配合物热重分析图
多糖铁配合物主要特征为有2个吸热峰1个放热峰,55℃的吸热峰可能是因为多糖铁复合物中的吸附水升华引起的,.58℃有一个放热峰,.99℃有一个小的吸热峰。由TGA曲线(实线)可知,多糖铁配合物的热分解曲线分为3个阶段,第1个阶段是32~℃,此阶段失去的主要是水,质量损失率为10.65%;第2个阶段是~℃,此阶段质量损失率为41.45%,说明在该温度区域,多糖发生了分解,化学键受到了破坏;第3个阶段是~℃,质量损失率为11.78%。
3、北沙参多糖及其铁配合物的生物活性
清除羟自由基作用
北沙参多糖及其铁配合物对羟自由基均有一定的清除作用,样品质量浓度不同,对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也不同,整体呈线性关系。北沙参多糖的IC50值为6.mg/mL,多糖铁配合物的IC50值为0.mg/mL,VC的IC50值为0.mg/mL,IC50值越小,清除作用越好。
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
随着样品质量浓度的升高,北沙参多糖和多糖铁配合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也逐渐增强,呈现质量浓度依赖性。当质量浓度为4mg/mL时,北沙参多糖及其铁配合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分别为23.6%和69.35%,铁修饰后,抑制率明显增强,但均低于阳性对照阿卡波糖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
结论
选用北沙参为原料,采用水提醇沉法制备北沙参多糖。对制备的多糖进行铁配合物修饰。采用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HPAEC-PAD、透射电镜、DSC和TGA等对多糖及其铁配合物的理化性质和结构特征等进行评价,从清除羟自由基和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两个方面进行生物活性测试,得出以下结论:1)北沙参多糖的提取率为18.4%,是由葡萄糖和甘露糖组成,其物质的量比为1.00∶4.25,不含有核酸和蛋白质。2)多糖铁配合物中铁离子质量分数为19.31%,是以聚合的β-FeOOH微核为核心,多糖在其表面配合形成的多糖铁(Fe3+)表面配合物。3)北沙参多糖经铁修饰后,对羟自由基清除作用和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能力均得到明显提高。北沙参多糖铁配合物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生物活性,有望开发成为一种具有多重保健功能的生物多糖型补铁剂。
本文《北沙参多糖铁配合物的制备、结构特征及生物活性》来自于《食品科学》年39卷24期65-70页,作者:景永帅,张瑞娟,吴兰芳,苏蕾,李超,张丹参。DOI:10./spkx2--24011。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即可查看文章相关信息。
近期研究热点
干酪乳杆菌11MZ-5-1发酵酸菜化学成分及细菌多样性分析
γ-辐照生鲜猪肉中氨基酸及小分子肽组成特征分析
提取方式对大豆膳食纤维理化及功能特性的影响
高强度超声处理对鹅胸肉肌动球蛋白特性的影响
电子束辐照对鲈鱼肉杀菌保鲜效果及品质的影响
超声波加工对蛋清蛋白质结构和凝胶特性的影响
辣木叶提取物的制备及抗氧化活性
浸泡及萌动对芝麻及芝麻酱品质的影响
不饱和脂肪酸对猪肉蛋白质乳化特性的影响
1株类胡萝卜素产生菌的鉴定及其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干制方式对腌腊草鱼脂肪氧化和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
‘霞多丽’葡萄果粒大小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鲜切荸荠表面黄化过程中黄酮类物质和抗氧化活性变化
5种蔬菜对米饭餐后血糖反应的影响
南极磷虾及其产品中砷含量分析及安全性评价
干燥方式对秋葵超微粉理化特性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食品中15nbsp;种有毒生物碱
短梗五加果多酚提取工艺优化及抗疲劳作用
蔗糖酯与淀粉酶改善海绵蛋糕品质特性
磺胺嘧啶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及其快速检测食品中磺胺嘧啶药物残留
欧姆加热对豆浆风味物质的影响
超高压处理对哈密瓜汁中酶活性与香气的影响
桐城风鸭产香真菌的筛选与鉴定
不同品系食用木槿花瓣营养、功能成分组成及营养价值评价
自然发酵豆酱中明串珠菌的分离鉴定
不同蜡制玉米淀粉对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特性的影响
刺梨果实发育过程中主要活性物质含量及其抗氧化性分析
木糖葡萄球菌和肉葡萄球菌混合发酵剂对腊肉品质的影响
EGCG与EC酶促氧化产物及其形成途径分析
琥珀酸二钠与谷氨酸钠相互作用及喜好度分析
修改/编辑:袁艺;责任编辑:张睿梅
图片来源于百度图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