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竹又称“葳蕤”(读音:wēiruí),《本草经集注》云“茎干强直,似竹箭杆,有节。”故有玉竹之名。
在古老的传说中,玉竹是一味神奇的中药,食之润泽肌肤,轻身不老。
相传,唐代有一个宫女,因不堪忍受皇帝的蹂躏逃出皇宫,躲入深山老林之中。无食充饥,便采玉竹为食,久而久之,身体轻盈如燕,皮肤光洁似玉。后来宫女与一猎人相遇,结庐深山,生儿育女,到60岁才与丈夫子女回到家乡。家乡父老见她依然是当年进宫时的青春容貌,惊叹不已。
在现代医学研究中,玉竹的功效与作用被更多地发现,并应用到临床许多疾病的治疗当中。
那么,生活中我们常见的玉竹,究竟对人体有什么功效呢?
一味玉竹五功效
1
肺燥干咳
玉竹药性甘润,能养肺阴,微寒之品,并略能清肺热,适用于阴虚肺燥有热的干咳少痰、咳血、声音嘶哑等症,常与沙参、麦冬、桑叶等品同用,如沙参麦冬汤(《温病条辨》)。
玉竹滋阴而不碍邪,与疏散风热之薄荷、淡豆豉等品同用,治阴虚之风温咳嗽,咽干痰结等症,如加减葳蕤汤(《重订通俗伤寒论》)。
2
安神除烦
《日华子本草》曰,玉竹“除烦闷,止渴,润心肺,补五劳七伤虚损”,可用于热伤心阴之烦热多汗、惊悸等证。现代医学认为,玉竹含强心苷及粘液多糖(玉竹粘多糖、玉竹果聚糖等),有改善心肌缺氧和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可以起到宁心安神的作用。
夏季容易口干舌燥,心烦意乱的人群,可以用玉竹与麦冬、酸枣仁等清热养阴安神之品配伍使用,煮茶或者做药膳汤均可,能缓解一定的不适症状。
3
养胃生津
玉竹又能养胃阴,清胃热,主治燥伤胃阴,口干舌燥,食欲不振,常与麦冬、沙参等品同用;治胃热津伤之消渴,可与石膏、知母、麦冬、天花粉等品同用,可共收清胃生津之效。
《本草正义》:“治肺胃燥热,津液枯涸,口渴嗌干等症,而胃火炽盛,燥渴消谷,多食易饥者,尤有捷效”。
4
润泽肌肤
科学家研究发现,玉竹富含维生素A类物质和粘液质,维生素A有改善干裂、粗糙的皮肤状况,使之柔软润滑,从而起到美容护肤的作用。
经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玉竹还有消散皮肤慢性炎症以及延缓皮肤衰老的功效,非常适合爱美的女士食用。
5
降低血糖
玉竹在《神农草经》中被列为上品,是中医治疗“消渴症”的常用药物。“消渴症”用西医的说法即“糖尿病”,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玉竹的提取物有降血糖、降血压等多种作用。
研究表明,玉竹含有多糖,甾体,黄酮,玉竹挥发油,多种微量元素,而其中玉竹多糖是玉竹的主要有效成分。通过对照组实验发现,玉竹多糖能显著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达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玉竹常用搭配
1
北沙参+玉竹:润肺止咳
沙参玉竹可谓天生一对,煲汤药用均可。两者药效相辅相成,均有滋阴润燥,益胃生津的效果,共用可以生津润燥,润肺止咳,治疗燥伤肺胃、津液亏损、咽干口渴。
沙参玉竹排骨汤
材料:
鲜板栗肉g,玉竹15g,沙参15g,排骨g。
制法:
材料洗净,排骨斩件焯水。向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煮沸,纳入上述材料,文火煮1.5小时,调味即可。
2
石斛+玉竹:益胃生津
玉竹与石斛均能养阴,但玉竹味甘多液,质柔而润,性质甘平滋润长于养阴,养肺胃之阴而除燥热,补而不腻,清养而不恋邪,具补虚清热,生津止渴之效,也可用于阴虚外感。石斛能清肾中浮火而摄元气,除胃中虚热而止烦渴,清中有补,补中有清。
石斛玉竹瘦肉汤
材料:
石斛20克,玉竹12克,猪瘦肉克。
制法:
将石斛、玉竹用布包,水煎取汁,煮沸后,下猪瘦肉片,煮熟,用食盐、味精调服。
3
生地+玉竹:养阴清热
广东民间在夏秋时几乎家家户户都会用生地玉竹煲汤。中药生地有养阴、凉血、生津之功;玉竹有养阴润燥、止渴生津的功用。
中医还认为生地养阴而不腻,而玉竹质润味甘之,这尤其适合南方夏秋的暑热与秋燥。合而煲猪踭,养阴润燥、清热生津。
生地玉竹煲猪踭
材料:
生地20克、玉竹30克、猪踭肉克、生姜3片。
制法:
将各物分别洗净。药材稍浸泡;猪踭可切块或不切块。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0毫升(约8碗量)。用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约2小时,下盐便可。
如何挑选玉竹
挑选玉竹佳品的质量关键词:
淡黄色饱满质结
半透明状
体重
糖分充足
玉竹含糖较高,容易虫蛀走油,在空气中也容易氧化泛黄。为了保持玉竹品相,市面上许多商家会用过量硫磺熏制玉竹,经硫磺熏制的玉竹表面颜色泛白,水分含量较高且卖相较好,口尝略带酸味。
玉竹通常以条粗、饱满者为佳,而市场上的玉竹多不以条买,而是将其切片,选购时可看玉竹片是否切面较宽长、片形是否均匀不泛油。
品质较次的玉竹往往条细瘪瘦、糖分不足、体松或发硬。
玉竹食用禁忌
玉竹尤其适宜体质虚弱、免疫力降低的人、阴虚燥热、食欲不振的人。但脾虚便溏者慎服,痰湿内蕴者禁服。
?Theend?
长按识别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jintiesuoa.com/jtszz/7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