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傷咳嗽
上文和大家討論了外感咳嗽,今期繼續內傷咳嗽的討論,相對於外感咳嗽,內傷咳嗽一般病程較長,常反覆發作,有因外感咳嗽日久失治,邪傷肺氣,致咳嗽屢作,肺益受損,逐漸轉為內傷咳嗽;也有因他臟病及肺者,如脾失健運,氣不化津,痰濁內生,上乾於肺而致咳,此即“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的道理。或因肝火偏旺,上逆犯肺,灼津成痰而致咳;又或因腎門火虛,腎不納氣,氣逆於上而致咳喘。
“五臟六腑皆可令人咳,非獨肺也。”
1.痰濕蘊肺
咳嗽反覆發作,咳聲重濁,有痰量多色白質稠,晨起咳痰甚,進食肥甘厚味之物後加重,伴食欲減,易腹脹,善噯氣,餐後尤甚,大便次數增多,質偏溏薄,脈細滑,舌白膩。
病狀在肺,病源在脾。故治宜健脾燥濕,化痰止咳。
二陳湯、三子養親湯加減。常用藥物有:陳皮、法半夏、茯苓、白術、蒼術、厚朴、蘇子、白芥子、萊菔子、細辛、乾薑等。
陳皮山藥茯苓粥。陳皮一角,用水浸軟,淮山藥30克(可改用鮮淮山克),茯苓20克,生薑3片,加入米、瘦肉,水適量,慢火煲約2小時,溫服。
忌肥甘厚味、甜膩滯胃之物。如:肥肉,蛋糕,甜食,油炸食品,過量的米麵類,甜味汽水果汁,冷飲等。
2.痰熱鬱肺
咳聲高亢,氣促,喉中有痰聲,痰多質稠色黃,痰中有血,或痰有腥味,胸肋脹滿,咳時引痛,面紅身熱,口乾多飲,脈滑數有力,舌紅,苔黃膩。
清熱化痰肅肺。
清金化痰湯加減。常用藥物有:桑白皮、黃芩、山梔子、知母、川貝母、瓜蔞、桔梗、麥冬、魚腥草、金蕎麥、冬瓜仁、天冬、天花粉等。
龍利葉清肺湯。龍利葉15克,大南杏40克,北杏仁20克,蘆根15克,花旗參鬚10克,川貝母10克,羅漢果一個。加瘦肉、水適量,文火煲約2小時,調味即可,合3-5人飲用。
忌辛辣燥熱之物,如:辣椒,大蒜,油炸食品,煎烤食物,牛肉,鴨,鵝,芒果,榴槤,荔枝,龍眼,酒類。
龍利葉清肺湯
3.肺陰虧虛
乾咳少痰,或痰少難咯,又或痰中帶血,伴聲嘶,口乾,咽燥,神疲,午後潮熱,手足心熱,夜寐汗多,人漸消瘦,脈細數,舌紅苔少。
滋陰潤肺,止咳化痰。
沙參麥冬湯加減。常用藥物有:沙參、麥冬、玉竹、百合、桑葉、川貝、杏仁、桑白皮、地骨皮、甘草、五味子、訶子、赤芍、胡黃連、丹皮、知母、青蒿等。
百合潤肺湯。百合30克,玉竹30克,沙參30克,麥冬15克,天冬15克,黃蓍15克,無花果40克,大南杏30克。加瘦肉、水適量,文火煲約2小時,調味即可,合3-5人飲用。
忌燥熱傷陰之物,如咖啡,白酒,洋酒,辣味食物,油炸食品,洋蔥,蒜頭,芒果,榴槤,荔枝等。除飲食要戒口外,還應注意作息要順應天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夜晚屬陰,宜靜宜休息以養陰。
百合潤肺湯
小結:內傷咳嗽一般病程較長,醫患配合,對加快疾病的痊癒更為重要。年長體虛者,除針對本症進行治療外,還需顧護脾胃,調補肝腎;小兒咳嗽,病程長者,多夾痰(多雍盛)、夾(脾胃積)滯、夾火(熱)。家長宜注意對症照顧,如可用蒸汽霧化吸入幫助化痰,飲食宜清淡、有營養、易吸收。民間流傳眾多有效的止咳偏方,看客可根據自身情況試用,必要時可咨詢專業意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