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入秋三分虚”!
经过一个夏天的透支,
人体内营养大量流失,
身体变得亏虚,容易得病,
此时是进补的最佳时机!
图:摄图网
不过!
入秋后需要注意以下3点!
一起来看看吧!
图:摄图网
秋天有三个部位不能冻
虽然现在已经入秋,但是广东的天气仍然很热,不少人依然穿着凉鞋、短袖短裤或者裙装,但是我们身体有三个部位不能“冻”。
图:摄图网
1、头部
头为诸阳之会,如果保护不好,阳气会丧失,头颈部位受凉,向下容易引起有肺部症状的感冒,向上则会导致颈部血管收缩,不利于脑部供血。
2、腹部
腹部有很多重要经脉,如脾胃经、肝肾经穿过,任冲督三脉起于腹腔内。此处受凉将引起腹部经脉气血瘀滞不通,对脏器功能都会有影响。例如有胃病史的人受寒易胃疼,经期女性受寒容易痛经等。
图:摄图网
3、脚
“寒从脚生”,脚是全身最怕冷的部位,肾和脾胃的经脉都起源于脚。由于双脚距离心脏最远,血液流经的“路程”最长,如果脚部受寒,则血液流动瘀滞,全身血液供应将出现不足,脏器功能继而受损。
要想秋无病
养生用好“三板斧”
第一板斧:3法养肺气清晨慢跑:一天中养肺的最佳时间是早7点~9点,这时肺脏功能最强,最好此时进行慢跑等有氧运动,能强健肺功能。如果没时间,多做扩胸运动也可以。
图:摄图网
入夜含梨:肺脏功能最弱的时间是晚21点~23点,晚饭后口中含一片梨,到睡前刷牙时吐掉,可以滋润肺脏。
热水熏鼻:将热水倒入茶杯中,用鼻子对准茶杯吸入水蒸气,即可滋润肺脏,每次10分钟左右,可早晚各1次。
图:摄图网
第二板斧:3物来秋补1、平补首选老鸭汤:鸭子以雄者为良,老者为佳,有滋阴养胃清肺补血之效,补而不燥,适于头痛、阴虚失眠、肺热咳嗽等症。
2、补脾胃来碗山药粥:枸杞平补脾胃,山药不温不燥、纯补无泄,食枸杞山药粥,可滋阴潜阳。
3、养阴多吃枸杞:枸杞是平补阴阳的好东西。30岁以下的人,多少岁每天就吃多少粒,年龄大的每次吃30粒即可。
图:摄图网
年轻人火力壮,最好用水煮,可让枸杞药性有沉降之力,能补到肝肾,既补得踏实又不会上火。
第三板斧:安神泡脚方睡前以百合水泡脚,具有敛阳之效,可缓解神经衰弱,治疗多梦。
图:摄图网
安神泡脚方药材:取鲜百合g(干百合20克),酸枣仁20g,远志15g。方法:将鲜百合浸泡一夜,与酸枣仁,远志加水毫升煮沸,取汁入盆中,先熏蒸,待温度适宜时浸泡双脚,每天睡前1次,每次30分钟,7天为1疗程。图:摄图网
秋天饮食喝3道汤
01木瓜无花果煲猪骨鸡脚图:摄图网
食材:木瓜(半生熟)一个、无花果20克、猪上骨克、鸡脚10只、陈皮10克、生姜3片。
做法:
1.将所有食材清洗干净,木瓜去皮、籽、切块、无花果、陈皮稍微浸泡一下
2.把猪骨切段鸡脚甲,切对半,刀背敲裂,所有食材一起放入砂锅中放水煲
3.大火烧开,小火煲两小时,放入盐即可食用
02山药炖乌鸡汤图:摄图网
食材:乌骨鸡1/2只,山药克,老姜30克,青葱1根,红枣8颗,水ml
做法:
1.乌骨鸡剁小块,放入滚水汆烫1分钟后捞出备用。
2.山药去皮,切滚刀块,放入滚水汆烫1分钟后捞出备用。
3.老姜去皮切片;青葱去头部切段;红枣洗净备用。
4.将作法1~3的所有食材、水和调味料,放入电子锅内锅,按下「煮饭」键,煮至开关跳起,掀开锅盖捞出姜片、葱段即可。
03沙参玉竹老鸽汤图:摄图网
食材:老鸽一只、沙参20克、玉竹20克、姜3片
做法:
1.将老鸽剖洗净,去除内脏然后放进开水锅内焯过,洗去血水
2.洗净沙参、玉竹和姜片一起放到砂锅中,加盖大火煮沸,改用小火煨一个小时再放入盐调味即可。
来源:医院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理疗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版权声明:我们注重分享,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并致歉。
您若喜欢,别忘了点个在看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