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金铁锁 > 金铁锁主治 > 正文 > 正文

中国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探索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8/19 16:43:18
白癜风什么情况 http://m.39.net/news/a_5920693.html

文/萧今摄影/《中国周刊》记者杨剑坤

人类共同面临着一个尴尬而危急的局面。联合国年的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第一个是,到年在世界所有人口中消除极端贫穷。而时至今日,世界上还有30亿人每天的生活费不足2.5美元。地球上的贫困顽固地在持续!一方面与人类社会的分配制度有关,一方面与年来的农耕文明、年来的工商业文明发展模式有关。

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加入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在这里实现公益理想。

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近日发布的报告显示,专家小组分析了各国的消费数据,报告指出,在目前状态下,全球消费的资源是可稳定供应量的1.6倍。而七国集团(G7)中的美国和加拿大消费了地球稳定供应量的4.8倍,德国和法国是3倍左右,日本为2.9倍。此外,世界自然基金会调查了哺乳类、鸟类、鱼类等多个种类的个体数变化后发现,年以来的42年间减少了58%,据称,虽然最大的原因是失去栖息地,再加上全球变暖、外来生物影响等,但其背景原因则是人类活动日益扩大。简言之,中国人要走向未来,重复发达国家的道路是行不通的。

然而,中国的自然资源在枯竭。根据绿色和平年的报告,在中国的国土上,原始森林总面积是.68万公顷,占全国森林面积的7.59%。全国的森林面积大约是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1%,其中原始森林面积仅占国土面积的1.63%,原始森林最大面积在西南和东北。如今,从梅里雪山到大理云龙的滇西北山脉,很多原始森林被开发成耕地,成了“大字报山”。森林破碎化极其严重,在森林里走几天,也难遇到野生动物。

人类从采集时代进化到农耕文明,从自然界里驯化了55种农业作物——19种谷物、17种豆类、5种纤维、8种根薯、7种瓜类;又驯化了11~13种大型哺乳动物提供肉食和劳力,还有3种主要的禽蛋类。过去的年的工业科技兴起,为人类的居住、健康和工作环境,带来了无限的福利。人的寿命翻倍,人也占据了越来越多土地,城区在扩大、道路伸向山林,自然空间在剧减。

人类自身的动物本能——为生存、为自我占有抢夺资源,还没有得到理智的调整,这种争夺也形成发展竞争和资源争夺。

地球物种丧失和自然地锐减,最直接的原因是过度开发和栖息地丧失和退化。以人的福利为中心的经济体系,破坏了生态体系的自然规律,通畅的江河变成香肠河,崇山峻岭被公路铁路割成碎片,土地里浸透了化肥农药,国际超市商品压抑了本土文化与生态产品,大片的土地被集团种植标准烤烟、橡胶、香蕉、柑橘等等,威胁着大地的生物多样。人类无节制地对江湖河流水源地、野生药材、野生鱼类、野生动物、森林木材的毁灭性开发,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严重丧失,物种濒危甚至灭绝。

SEE西南项目中心形成中国西南山地生物多样性全面保护机制,推动点成片、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当地生物资源。

现代科技和过度商品化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发电排出的尘霾、工厂的排污、农家乐的油污??各种垃圾污染超出了自然界可以净化的能力而导致自然被窒息。上亿年形成的石油、矿藏、地下水等不可再生自然资源将被耗尽。可再生的资源的繁衍速度,远远赶不上人类消费速度与需要量。持续增加的碳排放量导致年地球平均温度突破年的平均温度,比20世纪平均温度高出1.69华氏度。

人类社会如何分配由科技带来的不断增加的财富?如何照顾为人类文明耗尽了资源而奄奄一息难以繁衍的自然生态?

我们能做什么?如何去做呢?

在年和年的特大洪水之后,中国的环保公益机构,如自然之友、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绿家园等等一批环保先锋推动了保护行动。2年这些机构在南非举行的全球可持续发展峰会上集体展现了中国民间环保NGO的兴起。同时国际环保机构对中国的环保行动做出了示范。

绿色和平以环境保护运动和政策建议为特征,发布关于中国原始森林的数据,作为自然保护的警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在中国开展工作,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代表中国政府加入IUCN,中国成为国家会员。3年成立中国联络处,年正式设立IUCN中国代表处;IUCN整合科学研究和观察,建设濒危物种数据库,制定自然动植物警界线和保护重点。保护国际基金会以科学、合作和野外示范为重点,在中国开发协议保护项目。世界自然基金会在落地国家推进科学融入保护行动、能力建设做物种监测。瑞尔(RARE)聚焦环境教育和环保组织的能力建设,而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在国际上跟随科学家指引圈定自然保护地,影响了中国的环保届对自然保护地的重视。

随着环保行动的推进,中国的环境保护机构出现了专业化推进的特征。最具影响力的有北京山水保护中心、公众环境保护研究中心等机构。北京山水保护中心主要的途径是通过专业指引,探索高原动物与草场共生,提出拆除围栏的建议,推动政府和当地民众形成协议保护,推动关于三江源保护政策条例出台。公众环境研究中心是以公开的数据形成公众对污染机构的监督和问责。还有一些在地机构推动了当地有关环境保护的条例政策制定,但进入社区作保护的机构依然是屈指可数的。

近十年来,由于环境问题与民众切身利益关系愈发显露、政府的责任感增强和网络应用,也由于公益捐赠人的问责制度和公益代理人与机构出现,环境保护的行动开始向着公众参与、成效问责方向推进。国内出现了生态保护基金会,例如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与企业家环保基金会、桃花源生态保护基金会,推动在地的保护机构和形成保护地和区域性保护行动。

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经过13年的磨练,逐渐形成了4个板块的资助方向,荒漠化防治、生态保育与自然教育、绿色供应链与污染防治、环境公益行业建设。

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工作人员藏婧和张博文,考察SEE西南中心维西养蜂项目点,村民从蜂箱取出蜂巢展示蜂蜜产出情况。

在专业公益机构的带动下,当地民众的保护行动也在兴起。例如,在金沙江上游,香格里拉土著鱼类恢复和保护协会,是由过去十几年自组织的相互扶贫、就业培训、保护森林的行动慢慢脱颖而成为民间保护机构,并发展沿江村干部和村民会员多人。他们的保护从香格里拉上江乡段十几公里江水面开始,扩展到从奔子栏到虎跳峡公里跨乡镇、县和地州市的沿江日夜巡护。会长屈天文是上江乡里成长起来的在地企业家,藏传佛教不杀生的信仰,让这群本土的保护者向科学家学习增殖放流技术,并从每年1月1日就在各个集镇开始宣传:“保护一条母鱼就是放生一万条小鱼。”他们与金沙江两岸的政府河长联系,提议江河管理的责任下放到乡镇书记和镇长,希望金沙江沿岸的溪流中像过去一样,重现1尺长的鱼,实现“天上有鸟、水中有鱼、林中有兽、美好家园”的目标。

SEE诺亚方舟项目是阿拉善SEE企业家环保基金会的一个区域性项目。

项目在实践中探索中国西南山地原始森林的全面保护机制,尝试建立人类社会-生态体系友善依存的关系。团队推进社会多方参与、资源整合的保护行动,与政府、其他保护机构、村民合作社都形成合作,服务他们。

项目明确了公益保护的目标是外部性的,其终极目标是让社会公众及人类社会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jintiesuoa.com/jtszz/79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金铁锁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