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惊三伏尽,又遇立秋时。”
立秋,
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
更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
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
“秋”就是指暑去凉来。
立秋时,北斗指向西南。
立秋三侯立秋后,我国许多地区开始刮偏北风,偏南风逐渐减少,北风给人们带来了丝丝凉意。
由于白天日照仍很强烈,夜晚凉风刮来形成一定的昼夜温差,空气中的水蒸气清晨时在室外植物上凝结成一颗颗晶莹的露珠。
这时候的蝉,感觉到阴气上升,太阳光已成强弩之末,一日不如一日,因而鸣叫得更加响亮、凄切。
立秋习俗天津讲究在立秋这天吃西瓜或香瓜,称“咬秋”,寓意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江苏等地也在立秋这天吃西瓜以“咬秋”,据说可以不生秋痱子。
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因为人到夏天,饭食清淡简单,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秋风一起,胃口大开,多吃一些有营养的东西,补偿夏天的损失。
很多地区农村都有晒秋的风俗。立秋这天,人们将家中余粮,被褥,席子,秋衣拿出来晾晒在窗台上,院落里或者挂在墙上,一来将夏天潮湿的霉味晒去,二来秋收在即,将家中农作物晾晒储存,腾出粮仓准备储存秋粮。
秋社也是立秋习俗之一,秋社原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始于汉代,后世将秋社定在立秋后第五个戊日,此时收获已毕,官府与民间皆于此日祭神答谢。
立秋这天夜里婚后尚未生育的妇女,在小姑或其他女伴的陪同下,到田野瓜架、豆棚下,暗中摸索摘取瓜豆,故名摸秋。俗谓摸南瓜,易生男孩;摸扁豆,易生女孩。
立秋养生立秋之季已是天高气爽之时,应开始“早卧早起,与鸡具兴”。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可以使意志安宁清净,缓和秋天肃杀之气对孩子的影响。早起可使肺气得以舒展,以免收敛太过。
夏季阳气旺盛,进入立秋以后,阳气慢慢减弱,大家在此时要远离悲伤忧愁的情绪,尽量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即使遇到伤感的事,也应主动予以排解,以避肃杀之气,同时还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
运动方面。秋季应以“收养”为原则。记得将保养身体内的阴气为关键任务。也就是说运动的时候,运动不宜过大,以免出汗过多,耗损过多的阳气致使体内阴阳失衡。建议选择平缓轻松的运动项目,如散步、太极等。
立秋美食
用料:沙参、玉竹各20克,葱白25克,猪心、猪肺各克。
制法:沙参、玉竹用纱布包好,与猪心、猪肺、葱白同放炖盅内,加水适量炖至猪心、猪肺熟烂,加盐调味。
功效:此方有养阴清肺,益气润燥作用,用于口干舌燥、干咳声哑、心烦口渴等症。
扫描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jintiesuoa.com/jtszz/8243.html